我无缘看见“海底村庄”。据说每隔18年会发生一次天文大潮,海水下退十几米,那时才能看见。但也收获颇丰。中午在附近的山尾头村一家叫“连理枝”的渔家乐餐厅吃饭,刚好餐厅负责人黄阳从外面回来,带我在村里走了一圈。这才知道他和两个兄弟,一个妹夫都是乡村振兴的带头人,黄河,黄阳,黄海,蔡大军,他们号称“三个半创业者”。 他们都是山尾头村人。该村有49户居民,373人,外出人员超过200人。过去村民主要靠打渔为生,人均耕地很少。他们几兄弟考上了海口的旅游大专等学校,跳出了农门,基本都在旅行社工作,见多识广。 2006年他们返乡创业,创办了渔家乐。后来又成立了乡村民宿专业合作社,有18户村民入股,筹资101万元,逐步发展,目前已经有25家民宿开放,提供了四五十个就业岗位。今日山尾头村已是一个集旅游,观光,度假为一体的美丽村庄。 我看了四五户民宿,最贵的一套每日房价4888元,有多个房间,可容纳一二十人,很适合团建或几户家庭结伴旅游。硬件,软件都不错,既有海南传统民居风格,又有匠心设计,家具和装饰都折射出渔家出海的调性。他们还开了一个手工作坊,把废弃的渔船弄来,用饱经沧桑的木头制作手工艺品。 黄阳说,由于山尾头村的承接力有限,他们正和周围十几个村庄合作,要把红树林海边的岸线都慢慢开发起来。此地也是著名的养蚝地,且离机场只需20分钟车程,他们也可以接送机。 山尾头村就这样从一个彻头彻尾的农村变成了有现代服务业色彩的新农村。 火山村有300多人,户户都是荔枝农,山上是厚厚的火山岩灰,打一口井都困难,也没有水利灌溉。他就给海口市领导写信,请批一口机井。半年后深水井挖好,高高的水塔立在村口,灌溉机井投入使用。火山村荔枝的品牌也建立起来。 近两年,陈统奎还和别人合作开发了荔枝汽水。他们在上海成立的汽水创业公司还被正在广泛布局新饮品赛道的元气森林收购了。 但陈统奎坚信自己的选择。他在日本也做过调研,比如日本九州熊本县菊池市有一处8000多平方米的“鸡蛋庵”,是名叫Cocco的农场的消费体验入口,也是日本鸡蛋销量第一的“农产物直卖所”,一年营业额相当于2亿人民币。生于1949年的松冈义博,几十年前从东京返乡创业,用存款买了400只鸡苗,从零开始养鸡,1981年拉来两个弟弟一起合伙,向大规模养殖发展。
1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