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新能源,现在的新能源电动车和电瓶车本质上有何不同?
工作原理是一样的,例如都是电池驱动电机,电机驱动车辆。但是机械层次是不一样的。国内新能源汽车所指的就是电动汽车。而电瓶车种类繁多,两个车轮、三个车轮、四个车轮、有敞开式、封闭式之分。以两轮电动车为例,一种是电动自行车,常见的电动车。一种是超标电瓶车,即大电机大电瓶超标车。而摩托车厂家也推出了新能源摩托车,可以理解为电摩。虽然同样采用了大功率电机大容量电池,但是摩托车是合格产品,符合国家新能源标准。所以称之为新能源摩托车。原理虽然和电摩一样,但是车架质量、各个零部件质量要比杂牌电摩好很多。整车无论是设计还是耐久性实验安全测试等指标都是合乎国家标准的。例如某些小品牌电摩出现车架生锈、变形、异响、性能不稳定、坐姿不舒适、零部件寿命短等情况,这些情况在正规品牌摩托上是看不见的。所以电摩就是电摩,正规车厂出品的电动摩托就是新能源摩托车。代步用的电动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也是同样的差别,硬件品质不一样,设计出发点思路也都不一样,所以一个只能打法律擦边球,叫代步车。一个叫做新能能源汽车。代步车生产企业多数都没有汽车生产资质,生产的低速电动车也仅仅外观像汽车而已。汽车从设计到试制到批量生产可能要几年时间才可以完成。汽车在生产制造过成功是极为繁琐的,各个系统相互博弈妥协最终搞出一个折中的选择。
例如要安全、要舒适性、要操控、要动力、外观要漂亮、要空间、要低油耗、最后还要限制自重,甚至还要考虑维修保养是否方便。某法系车就因为维修保养困难,而设计被称为反人类,最后导致保值率低下。所以汽车整套系统如何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是一个难题。而代步车就不同了,外观定下来后剩下的设计一切以成本为主。要便宜、要好看其他什么的都可以简略掉。车架设计不用考虑安全系数问题,所有零件只要能装上就可以,缝隙什么的不是事,舒适性与操控都与代步车无关,质量马马虎虎就可以了。三电系统一律用最便宜的,所以效率也稍低。所以这样的代步车与汽车还有很大的距离,不符合相关标准因此被成为电瓶车而不能成为新能源汽车。但是部分代步车企业抓住机遇已经华丽转身,例如雷丁电动车成功转正。
新能源汽车是不是很厉害?
很厉害!对环境的破坏力非常厉害而且还是持续的!不知道日本这样的没有一点能源的国家为什么又大力发展?国家国人应该认识的思考一下了!
新能源汽车的利与弊有哪些?
2021年底换车,在新能源和油车之间比较了一个多月,最终做出了决定。
先将当时的利弊分析分享给读者:
一、新能源汽车的“利”
1、电费便宜
最直接的理由,不过这一项在本人的选择里比重并不是特别大,每年用车最多也就一万公里左右,对油钱和电钱之间的差别并不是特别敏感,不是影响选择的第一要素。
对于跑网约车和常年跑业务的用户说,这个才是第一要素。
2、加速快
这一点对本人的吸引力也不大,人到中年,对于什么推背感之类的驾驶体验早已经不那么在乎,比起加速来更在意汽车的空间和舒适度,毕竟车不光是开的,也是用来乘坐的,得为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考虑。
至于很多网友说的所谓电车智能化程度高,其实很多油车的智能化程度也很高,这并不是二者的本质区别,毕竟油车里也是有电的,什么大彩电,自动泊车,驾驶辅助......油车也有。
再一个,中年人对智能化敏感度也不高,因为十几年的驾驶习惯已经养成,不会刻意去追赶时髦,有很多智能化配置都想不起来用。
至于说什么新能源车更环保,一方面环保对普通消费者意义不大,只要国家允许销售、允许上路的汽车都不需要普通消费者去考虑环保问题。
另一方面,电池的制造和处理,电能的产生过程都存在很多不环保的东西,严格说来电车并不比油车环保多少,氢能源车可能才有谈环保的资格。
二、新能源汽车的“弊”
1、续航
并非老生常谈,这是实实在在的问题,虽然本人用车频率和跑长途频率都不高,但因为家在辽宁,冬天漫长,续航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当然,续航也不是最影响选择的核心要素。
可能有网友会推荐增程式汽车,但所谓增程式汽车本身就是1900年诞生的技术,其实已经算相当落伍了,存在的问题在这里不再赘述,网上分析文章很多。关键是烧油发电总有一种脱XX放X之感,这技术在矿山用没问题,在城市用太鸡肋。
2、充电麻烦
这才是影响最大的要素之一,一方面是真的忍受不了这边有急事那边还需要给车充电的磨叽,二是存在现实困难,小区地下车库不让装充电桩。
对于车库的规定,本人并不恼火,如果自己是车库管理者,大概率也会阻拦用户安装充电桩,毕竟需要拉线不说,一旦出了自燃事件很可能会波及一大片车,那就不是小事,就怕赔不起。
车库不能装充电桩,出去充电就是个麻烦事,尤其是开着车到处排队更是折磨人,相信这个因素对大多数用户来说都是很在意的。
3、安全
稍微懂一些常识的人都知道,锂电池是有一定风险的,毕竟电瓶车自燃、新能源车自燃的新闻络绎不绝,油车自燃虽然也有不少,但如果一不乱改电路,二及时保养车辆,油车自燃概率极低。
新能源车自燃几乎毫无征兆,也许是停放时自燃,也许是行驶时自燃,也许是充电时自燃,你都无法预防。而且,很多发生自燃的新能源车都是开了没多久的新车,这种情况在油车上发生的概率非常小。
根据国家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火灾发生640起,同比上升32%,而截止到3月底,新能源汽车全国保有量是891万辆,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呢?
截至2021年底,上海市汽车保有量在443万辆左右,如果全部换成新能源车,也就意味着一个季度得烧320台左右,平均一个月烧100台,平均一天烧3-4台,夏天可能更多,你能想象一个城市每一天都有三四台车或在地库里、或在马路上突然起火的景象吗?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肯定会越来越好,但这需要时间,也需要不断试错。
4、性价比
那些售价十几万元的新能源车,其同型号油车的价格通常都不超过十万,毕竟电池这一块的成本高得多,也就是说你买一辆十几万的新能源车,享受的其实是不到十万油车的舒适度。
当然,还有三十几万甚至四五十万的新能源车可以购买,但这些车无论是品牌力还是品质相比同一价格区间的油车都处于明显劣势,如果把这些车换成汽油发动机,降价十万恐怕都卖不动。
有的厂商说我们的新能源车对标的是BBA,拜托,你对标人家,可人家不对标你啊,有的厂商说我们的新能源车是百万以下豪车里最好的,拜托,这种话不应该是消费者评价的吗?越是这么宣传,越显得心虚。
一句话,新能源车的性价比普遍不高,与之相反的是,在新能源车的冲击下,如今性价比高的油车几乎比比皆是,即使油价升高,同款车型买新能源车多花的钱也足够抵消油钱了。
5、保值
一辆车不可能开一辈子,相对来说,五到七年换车是比较合适的时间。
至少到2022年,新能源汽车在保值问题上依然远远不如绝大多数油车,这是现实问题。
不在乎二手车卖多少钱的土豪毕竟是少数,多数家庭买车都要考虑将来换车时能卖多少钱的问题,显然,新能源车在这方面还处于明显劣势。
6、迭代
新能源车的模式越来越贴近互联网,汽车就像手机一样变成智能硬件,这是好事,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潜在问题,那就是产品迭代。
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经常迭代,但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跟随这些电子产品迭代的消费并不大,一部手机,几千块钱而已,一年换一部也没什么了不起。
问题是,新能源汽车少则十几万,多则三四十万甚至更高,再加上还有保险、上牌等一系列麻烦事,一旦产品短时间内迭代,你跟不跟?有几个家庭跟得起?
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发育期,迭代速度和幅度远高于处于成熟期的油车,很可能你买了两三年的电车眼瞅着就严重落伍,除非你想好了,任它迭代多少回都假装没看见,坚决不跟。
三、不确定因素
除了这些肉眼可见的利弊外,选择新能源汽车还有三个不确定因素,不知道将来会变成什么样。
1、费用问题
将来电费涨不涨?保费涨不涨?补贴什么时候取消......由于新能源车还处于市场培育期,很多潜在费用还没有彻底显现出来,一旦市场进入成熟期,现在觉得便宜的地方,将来很可能都会涨起来,这存在一个不确定性。
当然,油车也有不确定性,主要是油价,不过汽油市场已经非常成熟,涨和跌也有一定规律性,不会像锂电池一样看不到明显规律,政策的变化更是难以预测(据说欧洲开始限制锂电池了)
国家会让油车逐步退出,但这需要一个长期的时间表,三亿辆汽车的保有量,不可能短时间内一刀切,至少目前看长期还是稳定的。
2、厂商问题
新能源车市场上有很多新兴品牌,其中有一些是新兴企业,有一些是老牌企业的子品牌,有些品牌有主机厂有些则没有,还有一些互联网大厂也加入了新能源市场,更有甚至连一些网红都叫嚣着准备造新能源车,颇像智能手机刚兴起时的状态,满大街都是新品牌。
从市场规律上看,新能源汽车显然还处于一个市场混战期,等到市场稳定下来时,现在你看到的很多品牌或者破产或者退出或者被收购,因此,现在买新能源汽车就有押宝的风险,如果三五年内有几家品牌倒闭了,到时候车的保养问题、保值问题和电池问题都将是一个大麻烦。
3、市场导向
截至2022年3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超过4亿,其中汽车超过3亿,而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还没超过一千万辆,只有891万辆。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比虽然在上升,但其绝对占比还是非常小,这是事实。让人感到有些诧异的是,网络上鼓吹新能源汽车同时贬低油车的呼声却很高,铺天盖地,让人感觉3亿辆油车马上就要被淘汰了一样。
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中间是否有“市场导向”在起作用,毕竟参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很多互联网企业在“市场导向”这方面是非常擅长的,搞电商出身的企业,把互联网思维里那些“市场引导”的理念带到汽车市场也不是啥奇怪的事。
作为消费者来说,还是应该从自身情况和自身需求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不要盲从网络上的一些市场导向。
比如网络上经常有人“提醒”:“早买(新能源车)早享受”,这句话就存在问题。
如果你拥有自己的车库或院子,可以自主安装充电桩,家里有油车同时也有新能源汽车,那么你开新能源车确实会有一种“早买早享受”的感觉,不必为里程焦虑,不必为充电烦恼,汽油涨价开电车,汽油降价开油车,短途开电车,长途开油车,脚踏两辆车,确实惬意。
可如果你只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没有自己的充电桩,那你就要面临一堆现实问题和潜在问题,还要承担很多焦虑,真的很享受吗?
还有网友说新能源汽车对比油车相当于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机,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油车很快就会被淘汰,早买早享受。
实际上这是在偷换概念,智能手机出现时,没有人认为智能手机不好,大家都希望买一台智能手机用,国家也根本不需要给智能手机企业任何补贴和政策,光靠市场和消费者的力量就完成了手机行业的革命。
而新能源汽车之所以长期享受补贴和政策,就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光靠市场和消费者的力量远远不够推动行业发展。
新能源汽车和油车如果非要对比,应该相当于不同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体验不同,各有利弊。
经过深思熟虑和比较,2021年底我还是买了一台大型SUV油车,不论是空间还是舒适度都非常适合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通家庭使用。
新能源汽车将来肯定会买,但有两个条件,一个是现实情况能够允许在油车之外再添置一台新能源汽车并同时拥有自己的充电桩。第二个是新能源汽车不论是技术、安全还是市场都进入成熟期,可以像油车一样放心大胆购买,快捷方便使用。
两个条件至少得占一个,最好两个都有,不然的话,还是安心开油车吧。
关于【如何理解新能源】和【现在的新能源电动车和电瓶车本质上有何不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