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几何新能源,买新能源车的朋友?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费用很低,公共充电桩便利性取决于所在城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新能源汽车的用车成本是除续航里程以外第二个关注点,如何降低车辆的使用成本、能降低到何种程度,只有这两个问题找到答案后才能理解电驱汽车的价值所在。下面就来看一看新能源汽车如何充电吧,首先从家用充电桩的申请与切入点。
家用充电桩申请标准购买新能源汽车
持车辆登记证书
持车辆所有人身份证
持车位产权或使用权证明
准备上述材料后到供电部门营业厅办理专用电表申请程序,相关手续妥善办理后,在两到三个工作日期间会有工作人员上门按照专用充电电表。
关于停车位并不要求有绝对产权,因为很多地下停车位属于人民防空工程,按照规定是不允许交易的。所以这些车位只有使用权,那么与管理部门(物业或社区)协调并签订租赁协议也可以安装充电表——没有停车位的产权或使用权是不会被允许安装充电表的,因为任何住宅区都不允许车辆飞线充电,包括两轮电动车。
充电电表安装好之后可联系品牌售后安装充电桩,充电表会产生一定费用但充电桩是免费安装的。在安装充电表时需要自行准备一些电线,标准建议至少6平方,高功率充电时不会引起线路高温而损坏绝缘层导致危险;部分区域会要求使用10平方的电线,这一标准有些夸张不过留有足够的冗余也只会更安全。
家用充电桩的费用标准新能源汽车专用充电表是不计算阶梯电价的,也就是说不论充多少电费用都是固定的。不过充电费用分为峰谷电价,用电高峰期指白天,每度电的费用约为0.6元(1kwh);夜间是用电的低谷,绝大多数工厂并不在夜间施工、民用电的消耗也会比白天小很多;而很多类型的发电站都要求24小时恒定发电,夜间的电无法有效利用于是出现了“弃电”。
为了减少弃电的比例新能源汽车被鼓励在夜间充电,所以电价也会有很大的优惠——平均0.3元1kwh。电动汽车与插电式混动汽车的真实电耗在15~20kwh/100km之间,即使按照最高标准的20kwh计算,一百公里的耗电量成本也只是6元,每公里的开支为六分钱。这就是夜间充电的主要优势,只要已经有停车位或者停车位租赁费用足够低的话,使用这种车绝对比燃油车用车成本低接近10倍。
公共充电站的费用标准各地充电站或充电桩的使用成本差异很大,有些会计入停车位的费用统一结算,每1kwh的费用约为1.5元左右,每公里的开支则会达到0.3元左右。虽然仍旧比绝大多数燃油车用车成本低,但综合偏长一些的充电时间而言似乎缺少吸引力。不过充电桩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大,部分城市的充电费用会低于1元,甚至最低出现了0.5~0.7元1kwh的费用,按照这一标准计算则优势仍旧很明显。
关于充电桩的普及率无法做出准确的说明,不同城市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有很大的差距,只有保有量大才会有更多的充电桩。不过各个汽车品牌的APP都会有寻找充电桩的功能,善用这些APP则能够让用车更轻松。新能源汽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物什,如果对这种车辆存在疑惑则可以尝试短租感受一下便利性、动力性与NVH表现,是否适合自己完全可以采用“先尝后买”的方式——还有什么需要纠结的呢。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共享天和MCN头条号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亿纬锂能哪些新能源车供货?
亿纬锂能供货车有戴姆勒、现代起亚、宝马、捷豹路虎等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自2001年成立以来,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五的高能锂一次电池供应商,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新型锂电能源领先企业。
围绕着“追求卓越、质量优先、创造价值、言而有信、团队合作、尊重个人”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历经10年的快速发展,现已成为中国锂电池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于2009年10月在深圳创业板上市,是首批28家创业板企业之一(股票代码:300014.SZ)。
亿纬锂能成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获得了中国专利优秀奖和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亿纬公司品牌和产品获得了客户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引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是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绿色高能锂电池全球主要供应商之一,以技术领先的高能锂一次电池为主导产品,致力于成为环保高能新型锂能源领域的领先企业。
惠州有什么发展前景?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重要的湾区之一,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其中,惠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九座城市之一,同时也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电子信息、数码视听、石油化工等产业蓬勃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惠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
惠州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其中石油化工产业蓬勃发展。今年6月,惠东县港口中广核海上风电场一期项目获发改部门核准,建设规模达400兆瓦、总投资达81.79亿元。这一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优化惠州市能源结构,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惠州市背靠大亚湾石化区,能源类别齐全,除了传统能源以外还拥有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抽水蓄能以及天然气发电等新能源。未来,惠州市将充分发挥优势、完善产业布局,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
生产总值
惠州市有电子、精密机械、纺织、医药、化工、汽车零配件等产业。惠州是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基地之一、国家火炬计划“数码视听产业基地”,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电话机、彩电、激光头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组合音响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汽车音响、DVD、手机生产基地之一。此外,惠州市石油化工产业蓬勃发展,至年底大亚湾石化工业区落户的石化及公用工程项目有67个(其中石化项目47个),投资额约1553亿元,被列为中国石油化学工业重点园区和广东省重点发展的石油化工基地。
惠州市产业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为3830.58亿元,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1.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2099.22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1559.59亿元,增长7.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5:54.8:40.7。民营经济增加值1684.62亿元,增长7.7%。2017年,惠州人均GDP为80205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1879美元。
数据来源:惠州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对内投资
《广东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外资10条”),多领域放宽准入限制,打造营商环境新优势,惠州投资政策优惠力度越来越大。《惠州市进一步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惠10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推动惠州制造业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助力打造更具创新特质的智造高地。
据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2234.88亿元,增长9.6%。分行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3.57亿元,增长29.6%;第二产业投资783.80亿元,下降3.7%;第三产业投资1427.51亿元,增长18.2%。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419.80亿元,增长0.5%;民间投资1526.59亿元,增长10.9%;港澳台、外商经济投资210.60亿元,增长13.2%。
全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84.45亿元,下降3.6%。其中,石化行业投资111.79亿元,下降47.8%;电子行业投资125.61亿元,下降2.1%。
数据来源:惠州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对外贸易
惠州是国家重点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11个城市之一,毗邻港澳、近海,靠近深圳,是珠三角衔接粤东、闽赣和港澳台地区的交通枢纽,是京九铁路南端最便捷的港口转运货物集散地。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交通网络为惠州的商贸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一个初具规模的区域商贸流通服务中心已经形成。
据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415.99亿元,增长12.2%。其中,出口2233.13亿元,增长13.2%;进口1182.86亿元,增长10.3%。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050.27亿元。
从出口市场看,2017年主要出口市场的占比中,香港占比达29.7%。2017年全年共签订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合同661宗,增长329.2%;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6.78亿美元,下降21.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44亿美元,增长0.1%。年末全市工商登记外商企业实有6992家(不含分支机构等)。其中,香港4885家。
数据来源:惠州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旅途运输
惠州是东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处在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汇地带,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兼收并蓄,广东汉剧、渔歌、山歌、舞龙、舞狮、舞春牛、瑶族的舞火狗等各种文化活动盛行,民间文化多姿多彩。惠州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颇多,还有重要的革命传统纪念地、名人故居及纪念馆等。此外,惠州市西邻大鹏湾,西南邻香港,东与红海湾相接,南连广阔的南海,为全省海洋大市之一,拥有大亚湾和红海湾部分海域,海洋旅游资源丰富。
近年来,惠州市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持续增长。据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393.20万人次,增长14.4%。接待住宿游客2238.94万人次,增长10.1%,其中国内游客2238.94万人次,增长24%。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39.28亿元,增长20.6%,其中旅游外汇收入96975万美元,同比增长3.6%。
数据来源:惠州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高铁时代”到“航空时代”再到“城轨时代”,惠州成为全省重要的区域枢纽。目前,全市过境高速公路达13条,通车里程633公里,通车里程位居全省第二。惠大铁路与京九铁路实现无缝对接,吞吐能力达亿吨的惠州港成为京九铁路最便捷的出海口。此外,广深港高铁在9月正式开通后,惠州也可坐高铁直达香港,进一步拉近两座城市之间的联系。
具体来看,2017年末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总长13823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3805公里,高速公路634公里。通车里程公路密度为122公里/百平方公里;等级公路密度为122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年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969万吨,其中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1万标箱。
数据来源:惠州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产业结构
目前,惠州正在加快构建“2+2+N”产业现代产业体系,即做强做优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两大支柱产业的同时,推动汽车与装备制造、清洁能源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培育物联网、云计算、LED、生物医药等产业成为优势产业,推动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快服装制鞋、家电制造、水泥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构建支柱多元、结构优化、支撑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数据来源:惠州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建设发展中,其中湾区内的能源供应是重要的基础之一。惠州市背靠大亚湾石化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化工资源,同时也拥有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抽水蓄能以及天然气发电等清洁能源,这为惠州乃至整个大湾区的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先发优势。
据了解,从化工能源来看,目前大亚湾石化区已形成2200万吨/年炼油、220万吨/年乙烯的产业规模。大量成品油及石化衍生产品从惠州输出至各地,有力的保障了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大城市的能源供应。
此外,清洁能源是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为大湾区抢占全球清洁能源产业制高点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和条件。据惠州市“十三五”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市清洁能源产业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建成广东省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总的来说,惠州的能源产业前景广阔,这也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在能源布局上提供更多利好。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快速发展中,产业集中、结构优化、多地加强交流与合作,未来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将越来越突出及重要。粤、港、澳三者在大湾区中扮演角色不同,惠州市要积极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低碳化发展,提升产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紧密与粤港澳其他城市群的联系,加强区域创新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发展新格局。
更多材料及分析均来自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胜狮能源普工怎么样?
普工待遇也不错。
胜狮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由新加坡胜狮集团投资建设,主要从事生产和销售不同种类的货柜,包括干货箱、冷藏箱、折叠箱、开顶箱、罐箱以及货柜零件等。
关于【惠州几何新能源】和【买新能源车的朋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