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属于清洁能源吗,2020上海网约车一定是新能源车吗?
深圳市首先提出,截止至2020年底前,网约车必须全部更换为轴距2650mm以上、车龄不满2年、纯电驱动状态下续航里程50km以上的纯电动汽车。随后,东莞也规定新增或更新网约车全部为纯电动汽车,且轴距要不小于2600mm,车龄未满2年。太原也规定2020年底前,出租车要全部更换为新能源车,且要求新能源车车龄不满3年,轴距不小于2600mm,纯电动车续航里程不小于250km。大连则提出自2020年起,新接入平台的网约车须全部使用新能源,即只有车龄未满3年,发动机最大功率80kw以上,轴距2700mm以上,续航里程170km以上的新能源车,才能申请到网约车运输证。
去年1月份,昆明提出新增网约车必须是纯电动汽车,要求车龄不超4年,轴距2600mm以上,续驶里程200km以上。海口也停止给燃油车办理网约车运输证,规定新增或更换的网约车将100%使用清洁能源,即轴距不小于2600mm、纯电动续驶里程不低于150km的新能源车。惠州则直接修改了网约车细则,规定只有车辆轴距不小于2650mm的新能源汽车,才可申请网约车运输证。
4月份,沈阳也紧接着作出规定,要求新增网约车需全部采用新能源车,准入标准为车龄未满3年,轴距不小于2650mm,续航里程不小于250千米。
8月份,广州也发布了有关加快新能源网约车推广的通知,规定新增网约车须为新能源车,且还需满足车龄未满1年,车身长度不小于4600mm或轴距不小于2650mm,车身宽度不小于1700mm,车身高度不小于1420mm,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车辆纯电动续驶里程不低于70km等条件。
9月份,佛山实施的网约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也规定,11月1起申请网约车的车辆应为纯电动汽车或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车辆,且车龄在2年内,车辆轴距不小于2650mm,纯电动车辆在纯电驱动状态下续航里程不少于250km,氢燃料电池车辆续航里程不少于350km。
倡导新能源汽车?
目前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电池以各类型的锂电池为主,在电池完成汽车使用周期的年限后,一般会用于光伏储能。在最终衰竭到不能使用之后,还是要进行回收降解报废的。
锂电池的特性,是不会造成重金属污染的,锂电池一般以锂金属或者锂合金材料作为电池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的电池。与铅酸和镍镉电池相比,污染已经非常小,但还不能说没有。
然而在后续做光伏储能的使用中,这种能源储备和使用却是真的0污染,而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传统发电方式不能达到的。任何事情都不到绝对的情况下,权衡利弊,电能终究还是最好的选择。而在下阶段的普及过程中,科学技术也在同步发展,足够的时间会让地球人做到足够的技术积累,污染的问题会得到最有效的解决。
个人看法,欢迎讨论。
000625属于新能源吗?
长安汽车(000625)属于新能源龙头。
公司公布2022 年三季报,2022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854 亿元,同比增长7.7%;实现归母净利润69 亿元,同比增长131%。2022Q3 实现营收288 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归母净利润10 亿元,同比下滑17.5%。
自主表现稳健,经营符合预期
2022Q3 长安自主乘用车销量为30.4 万辆,同比增长8%,单季度公司受疫情及限电影响产销有所损失。2022Q3 公司自主品牌单车均价为9.5万元,环比提升1.6 万元,主要为高溢价车型销量占比提升。单季度公司自主品牌单车盈利为0.5 万元,环比保持稳定。2022Q3 公司投资收益为-3.3 亿元,对公司整体业绩造成拖累,我们认为主要为合资品牌盈利下滑以及新能源业务报告期仍旧处于销量爬坡阶段。
新能源发力,多品牌布局
公司将于2022 年实现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当前公司已经完成新能源全市场全车型的品牌布局。在中高端智能电动化领域,公司阿维塔品牌聚集了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的优势,目前规划4 款车型。在小型车领域,公司着力打造国民精品代步车,未来计划推出4 款全新产品,2022 年将推出LUMIN。在主流乘用车市场,公司推出全新数字纯电品牌长安深蓝,未来规划5 款车型,其中2022 年将推出SL03、C673 等车型,全面支撑公司战略布局。
为什么有人说新能源车不仅不环保?
新能源汽车被唱衰有两个原因·环保性更高是没有争议的
首先说明两个没有争议的原因:
传统燃油汽车阵营的危机感石油国家的挣扎燃油汽车经历了三个世纪,已经有超百年的历史;车辆的生产制造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全球供应链,作为重工业中的重要环节,燃油汽车的制造已经成为了很多国家的经济支柱之一。所以推广电动汽车必然会改变现有格局,动了太多人的“蛋糕”必然是要被排斥的;换位思考也会这样想并这样做,因为这就像被“通知具体时间”而要面对大限一样,换谁谁不挣扎呢?
至于第二个因素当然无需讨论,当石油不再是刚需,或者说失去了数以亿计的车辆去消耗,而只能在化工领域发挥作用时;其产能与储量和消耗量的比例变化,决定了石油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懂了吧。
诋毁电动汽车的三种话术:
续航低不稳定不环保这三种说法只有第一种曾经是事实,自2020年行业开始普遍突破500km线后,这些电动汽车面对油箱容积大多为30/40/50L的普通代步汽车,综合其真实8-10L/100km的平均油耗而言,续航已经不再是短板了。
同时这些车辆使用的动力电池类型越来越丰富,其中有稳定性极高、能量密度重合NCM(镍钴锰),使用寿命可达到1万公里下降0.2%的磷酸铁锂电池;可以说用车过程中没有什么需要担心,包括换电成本都不用顾虑了。那么剩下的唯一可以继续攻击电动汽车的话题,似乎只剩下了“不环保”,真是这样吗?
燃油汽车产生的影响包括:
石油开采对环境的破坏超大量尾气排放的影响高频率更换的废机油燃油汽车对环境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且不论石油开采运输对环境的破坏,以及潜在因素对文明的破坏;以汽油动力为主的十数亿代步汽车,其每消耗1L汽油,产生的排放物总量就要达到2.4公斤以上。其中超2.3公斤的是二氧化碳,这是中非常麻烦的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带来的影响是改变了气候;所有碳排放已经是个全球话题,淘汰燃油汽车是势在必行的。
其次柴油汽车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量也是巨大的,氮氧化物又是造成酸雨的第二酸分;通过SCR尿素处理技术和DPF颗粒物捕捉器,能过达到的效果仍旧很不理想。
同时燃油汽车使用过程中会持续的产生废液污染,比如发动机机油的更换频率极高,变速箱油、防冻冷却液的使用周期也是很短的。所以燃油车是中污染极大的车辆,同时内燃机的能耗也太高;短短一百多年的时间,综合工业和汽车消耗,已经让石油储能用不了几十年了,不寻找替代能源必然引发能源危机。
电动汽车产生的影响包括:
火力发电的排放少量油液的消耗电动车的发动机是电机,这种机器不需要消耗机油;防冻冷却液用于电池组的温控和暖风系统,使用寿命很长所以问题不大。至于制动系统或其他系统很少使用油液,这种车型的常规保养只是检查,这就说明了用车过程中是非常环保的。
同时电动汽车终端实现的是零排放,如果说燃油汽车的排放是“随地大小便”的话,那么电动汽车即使发电终端会有些排放,标准也是“公共厕所”的统一处理。这对于居住区域的空气质量是不是会有很大提升?
所有认定电动汽车不环保的说法都将矛头指向“火电”,殊不知火电早已普及了「脱硫脱硝去粉尘·蒸汽轮机」,大烟囱的排放控制要比汽车严格很多。而且火电是在边缘位置高空排放,对于空气质量的影响没有那么大。
重点是电机的等效油耗比燃油汽车低平均三倍,也就是一升油等于三度电。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中的损耗可以低至个位数,内燃机将燃油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损耗达到平均70%左右,所谓的热效率能达到40%的高标准机型,其概念也只是在很小的转速范围内才能实现,正常代步的大范围转速波动会让热效率实际非常低。
所以使用电驱就算和用油一样会产生排放,其标准也等于通过平均油耗降低⅔而实现同比例的减排,还有什么疑惑吗?
火力发电的占比是70%,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新能源(清洁能源)发电的增长速度会越来越快,未来不会是火力发电为主。
因为电动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有「梯次利用」的价值,也就是被汽车淘汰后,能作为发电站的储能电池使用30-50年。电动汽车越多则储能电站的容量才会越大,所以电动汽车反而是推动新能源发电增长的动力之一。
至于完整的使用寿命结束后,这些电池以超过90%的比例可以二次制造,溯源平台会精确到每一辆车去管理,这种价值很高的电池不像是电动车的铅酸电瓶,电瓶被车辆淘汰后没有价值,汽车的动力电池价值是很高的,所以不用期望会看到“随地乱扔”的锂电池。
至此还有什么理由说电动汽车不环保呢?电瓶车的铅酸电瓶一度造成了严重的重金属铅污染,各类型动力电池是没有重金属的。而电瓶车却并不被吐槽,因其与传统燃油车不产生竞争,想一想吧。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授权发布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关于【新能源汽车属于清洁能源吗】和【2020上海网约车一定是新能源车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