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专注新能源产品质量有保 售后7×24小时服务
24小时咨询热线:4006666666
联系我们
新能源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6666666
地址 :中国·北京
联系人:陈经理
您的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热门话题

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到底如何定义)

时间:2023-09-03 作者:admin666ss 点击:8次

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以及【新能源到底如何定义】的知识点。如果您能从中获取启发,那就是我们开心的事了,现在开始吧!

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到底如何定义?

传统能源一般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而新能源的定义是指除了传统能源以外的所有能源,包含但不限于太阳能、风能、核能等。从新能源定义上来看,如果绿牌汽车是新能源,那么两轮电动车的技术也属于新能源,但不同国家对新能源的定义不同,且两轮电动车因为不属于汽车行列,所以只能说两轮电动车“技术”属于新能源,而不能说两轮电动车属于“新能源车”,这当中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不过,此问题的讨论价值,更应该是围绕新能源的技术,而不是围绕新能源的产品。

现如今,新能源汽车在各大城市已经很常见,但围绕新能源的价值也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特别是关于新能源汽车到底能不能低碳减排,很多人持怀疑态度,原因是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的背后,还是传统能源在发挥作用。尤其是我国当前电力来源,近70%来自于火电,虽然可供火力发电的燃料众多,有煤炭、石油、天然气、垃圾、沼气等,但这些燃料燃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所以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还是涉及到有害气体排放,只不过由直接变成了间接。

有专家专门用新能源汽车间接排碳量,与传统燃油车排碳量做了数据分析,大部分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池包的重量都在1000斤左右,正常路况平均每公里耗电0.18度,换算成我国火力发电,每公里排碳量是175克,而普通燃油车每公里排碳量是160克,还略低于新能源汽车。而且,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制造过程中,电池材料提取、加工、回收处理都属于高碳排放行为,这当中的排碳量最终也要附加到新能源汽车之上,所以当前新能源汽车所宣传的“低碳减排”,与实际情况略有出入。

当然,推广新能源汽车也不仅仅为了低碳减排,更为了能源方式转变,燃油汽车不管是烧汽油还是烧柴油,背后都是石油,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我国石油储量并不算低,当前也可以从国外进口石油,但石油毕竟是当下最主要的工业资源、战略资源,将石油用在工业发展上,远比用在持续增长的燃油汽车上有价值。而且,这何尝不是一种资源保护,我国当前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2.7亿,且数字还在高速增长中,当汽车数量达到5亿、6亿之时,仅靠石油肯定是不够的,而那时新能源价值就会得以体现,毕竟新能源电力获取方式远比石油多样。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技术更新迭代往往需要以百年时间来计算,比如当年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跨越,用了近150年时间,而当前内燃机汽车也刚好使用了100年。虽然第一台电动力汽车早在1834年就已经被发明了,但受制于电池技术发展,且伴随内燃机汽车普及,电动力汽车一直发展缓慢,当前我们所讨论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其实主要就是指电池技术,什么时候能攻克电池技术难关,就是新能源汽车大放异彩之时。届时,再加以改善环保发电技术,新能源汽车才真正能称之为“新”能源。

总结:绿牌汽车和两轮电动车,在动力驱动方式上都可以算作新能源,但当前的新能源更多只是传统能源供应顺序改变,而不是完全替代,所以新能源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节能车有什么区别?

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动汽车以及其他能源类型比如氢能和空气能,这类边缘型处在试验阶段的所谓新能源普及的可能性不大;节0.能汽车包括多种类型:插电式混动汽车属于节能车、油电混合动力、小排量发动机燃油车同样属于节能车,节能一般理解为节省燃油消耗所有范围很大。

在这些车型里除了电动汽车以外其他车型有很多共通之处,不过还是先看一看一些比较另类且实用性有待商榷的车型:

氢燃料电池汽车,这类车的能源最终形态是电,因为动力元是【电机驱动】,完整的步骤是利用氢能和车辆上的小型化学发电器反应发电,将产生的电能充入车辆动力电池组(一般为三元锂电、低级用镍氢),最后一步是利用电能供给电机驱动车辆行驶。

简单的理解是发电、消耗电产生动能,而想要发电首先要为车辆的储氢罐充入大量的液态氢,一般为5~6公斤的氢行驶600公里左右;制氢目前不消耗传统能源的只有用电解水,电解一公斤氢用电接近60度,算最低效率6公斤氢消耗360度电行驶600公里,这些电能直接用在电动汽车上可以为多台汽车充电行驶2500~3000公里。

所以氢能消耗电产生电的模式是很不理想的,这种方式在制氢的超高成本不能解决之前毫无意义。

空气能汽车,这种汽车基本是噱头,原理是利用车在的高压储气罐充入大量的高压气,行驶中油门(气门)控制放气量吹动涡轮带动传动结构直驱。

这种结构可以理解为喷气式汽车,原理和喷气式飞机相同只是把直接喷气转换为涡轮齿轮组;使用中随着储气罐压力的逐渐降低动力会明显下降,车辆无力行驶里程过短实用型很差,而且高压气罐的危险性也比较高,所以在问世初期虽然获奖无数但最后都会收回了。

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最高的还是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动式汽车,这两种车型的特点分别为:

电动汽车以电机替代发动机、单速减速器替代结构复杂的变速箱,能源从预留空油箱加注燃油转变为预留储能电池组充电,这种一种纯粹使用电能电驱使用全新能源的新型汽车。与燃油车的区别是电机布局更自由,电机也前后中置、也可以布局在轮毂中,设计安装的成本也要低于使用内燃机。

电机的特点是超高转速且无噪音震动,这些优势对用车体验的提升非常明显,只是大尺寸的电池组需要对底盘结构进行严格的设计布局,而且电池成本较高、续航能力与燃油车接近的车型价格也要高一些。

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到底如何定义) 热门话题

插电混动式汽车是在燃油车的基础上加入电动汽车的驱动储能系统,等于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的组合体,唯一不同之处是电池组的容量较小,提供的纯电动续航一般为80~100公里。

这种续航水平针对的是日常代步使用,长途驾驶可以使用油电混合HEV模式或者REEV增程式发电模式,混动行驶时有电机的加持油耗要比同级燃油车低1/3到一半,所以混动汽车不仅属于新能源也是标准的节油车。

优点混合有MHEV、HEV、REEV多种模式,这类车的特点是利用发动机消耗燃油发电,不能通过充电获取电能,实际表现确实能做到省油但不能消耗过剩的电能仍以燃油为全部能源类型所以并不属于新能源汽车,且这些混动模式只是插电混动的功能所以实用性较差。

其他节油车也包括小排量发动机的A00级或A0级小微型汽车,这类车就是传统燃油动力汽车,没有充电条件又有节能减排意识的朋友可以选择。

目前能使用绿牌、免税不限行的新能源汽车里普及率最高的是电动和插电混动,供参考。

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对未来生活和出行的改变?

其实汽车行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不只是汽车能源领域,而且在人机交互、自动驾驶等领域,你可以理解为类似iPhone4相比之前的智能手机所产生的变化。下面说说汽车行业已经悄然发生了哪些变更:

1、动力系统多元化

就像问题中,你提出的情况,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真真切切的出现在我们生活中,而这仅仅是个开始,未来你会看到更多类型(如油电混动、插电混动、增程式混动、纯电动、燃料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出现,汽车的能源形式经历百年发展终将迎来变革,我们都有幸成为亲身参与者。

2、车机系统智能化

越来越多的车企采用了可以接入互联网的智能操作系统,比如丰田的G-Book、通用的安吉星、福特SYNC等,接入互联网的车机系统,不仅承载了丰富和可视化的车辆功能,而且扩展了影音娱乐功能。不仅如此,部分领先的车企已经能够利用互联网升级车机系统,这在车机系统领域也是一项重大的变革。

3、内饰风格科技化

随着特斯拉横空出世,带动了汽车内饰风格的巨大变化,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显示屏被搬到汽车上,不仅车机系统的屏幕越来越大,甚至集成了许多汽车的功能按键,使得中控台更为简洁美观,而且显示仪表也大量采用液晶屏,尽显科技感。

4、车辆驾驶自动化

自从2008年特斯拉开启自动驾驶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从BBA等豪华车型,一直到主流车型,均已陆续开始引入自动驾驶技术只不过自动驾驶的级别各有不同,但这已成为一种趋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自动驾驶一定会成为主流,从而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

如何能查到自己哪一年能排到新能源车?

谢谢邀请,新能源汽车指标能排到什么时候谁也没法确定的回答,这和申请人数、申请摇号编码的时间以及近期增加的指标都有关系,只能综合三个信息的实时变化才能大致推测。

新能源指标不同城市申请和开放的比例有很大差距,以北京为例目前申请人数已经超过36万,但每年的指标固定之后6万新能源指标仅有5.5万,按照这一比例计算现在申请的指标会在6年多后才能排到名额,这期间只能耐心等待。

如申请时间比较早可以登录指标调控管理网站查询,输入摇号编码之后可以大致判断还有多少人在等待,算一算今年的指标还有多少可以大致判断。

在这些城市没有指标可以选择长租车辆使用,新能源汽车想要体现出用车成本低的优势必须有停车位建桩,只有专用表和家用桩的组合才有不计峰谷0.3元/kwh的电用,但在如北京上海这种寸土寸金的城市一个定位的费用还是很夸张的,如果没有停车位用公共桩充电加上停车费实际成本并不低。

新能源汽车适合已经有停车位的车主,没有用车硬件条件的话买车还不如长租,虽然电动汽车免征购置税看似比较划算,但电池水平和整车制造水平良莠不齐以及电池质保时间长短不一还有可能造成后期的高昂用车成本。

以北京北汽新能源、上海上汽MGR宝骏等EV车型为例,这些车基本以网约车市场和共享分时租赁为主,电池或孚能或宁德甚至还有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这类车既没有优秀的品控水平、电池也只是按照国标质保,一旦电池组达到更换周期又已经过保,换电的费用动辄几万元。

在这些城市的企业多少有些地方保护,外来的品牌很难打开市场也并不被广泛接受,是选择使用这些车还不如租车划算,最起码不需要考虑换电的成本,拿出一部分换电成本平均到月租费用实际还要少一些。

说句题外话:对于这类城市而言感觉非常像是创业者的天堂但已经不太适合居住,这种诡异快节奏以及无形的巨大压力真的不理解为什么很多人还视其为目标……“胸无大志”的话换个城市才能让生活更像生活,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关于【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到底如何定义】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