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板块是新能源,年底是否还有行情到来?
首先说说新能源,由于去年的涨幅太大,突发的美联储要提前加息,引发A股高价股开始调仓换股到低市值股票,而医药半导体白酒,去年虽然跌了一年,但是各种利空依然没有解决,比如带量采购,美帝打压特别是白酒估值还是偏高,所以个人感觉还有很大的下跌空间,现在只是第一阶段机构恐慌,公募和股民基民二个阶段还没有到来呢!估计要等到三月美联储加息以后了。
今天三大股指又创新高?
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收涨,其中沪指上涨0.73%,深证成指上涨逾2.16%,创业板指上涨0.65%,两市成交额再度突破一万亿元,今日达到1.26万亿。北向资金今日净卖出44.44亿元。行业板块涨跌互现,乳业股掀起涨停潮。今天是2021年的第二个交易日,今天受隔夜美股大跌的影响,三大指数全部低开,随后开始振荡回升,下午走出了单边上扬的走势。
今天大盘延续昨天的强势,两市大盘低开高走,盘中突破昨天的高点,盘面上,两市个股涨跌互现,今天大盘大幅放量,但大盘涨幅不大,有放量滞涨的意味,大盘在高位放大量,说明场内资金出现了分歧,有资金在撤离,北向资金昨天小幅流出以后,今天又流出44亿元。说明外资也是比较谨慎的。
牛市不言顶,熊市不言底,尤其是在形势大好,连续上涨的情况下,即使大盘短期有调整,也是比较正常的,昨天市场,开门长阳,放量创出本轮行情的新高,今天市场,虽然有所震荡,但是盘中仍创出再一次的阶段性高点,不管是深圳市场,还是创业板市场都是如此。所以说这波跨年度的行情已经展开,市场以三连阳的方式选择突破的。
目前此轮上涨行情已然展开,新高在不断的突破,所以我觉得我们操作上要以趋势为主,监决以看多为主,也许这波行情会横跨圣诞、元旦、新年三个节日的行情,总体会比较快乐。策略上,在不追高的前提下,仍然以逢低寻找低吸机会为主,所以,眼前依然要寻找低吸的机会,把握住阶段性调仓换股的机会。也许有人会问了,现在市场的主线在哪里呢?现在在除了白酒之外,新能源、军工也表现抢眼,它们和白酒有所不同,白酒大概率已经进入构筑双头的趋势,但以新能源为例,光伏、新能源车、风能等近期都表现强势,光伏和新能源车甚至还有利好支撑,这个板块适合长期跟踪,同时在阶段性涨高之后,都有回调的风险。总体来看,无论是白酒、光伏、新能源车,还是农业、科技,目前都不适合盲目去追高的,因为再好的票、再顽强的票,涨多了终归要调整的。所以我们在眼前的位置要全面做多,抓住龙头,重点关注低位的题材股,和一些有业绩支撑的正在选择突破个股。最后祝大家投资顺利!友情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先学习》
还有什么确定性的板块吗?
都可以买!毕竟A股有跟风的“好习惯”。实在不知道买什么就配置ETF指数基金。
在真正的牛市,你其实不用选择。就像李佳琪的名言“买它“,就可以了。但是,你要注意这是在真正的牛市。现在有真正的牛市吗?这个问题你还是需要自己进行判断。更何况你知道,牛市会在什么时间结束了吗?进行投资,首要想到的是安全,而不是收益。但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ETF指数基金其实就是大盘的走势,在“牛市”配置ETF指数基金,还是很安全。但是,既然你选择了安全,就不要想赚更多、更快的钱了。其中的利弊,还要你自己进行取舍。
同时,我们对于自己可以承受的损失,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蓝筹股不管什么样的“牛市”,低估值的蓝筹股也是我们可以持续关注的板块。毕竟,蓝筹股的地位,就摆在那里。
谁才是新能源未来的趋势机会?
「燃料电池」汽车与电动汽车对比·不具备发展潜力内容概述:燃料电池·氢能汽车概念解析,氢能车辆的制造与使用成本的问题,以及动力电池类型变化对其产生的打击。
【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的本质是什么?认为氢燃料电池具备发展潜力,也许是还没有搞明白这种车辆的本质。其基础并不是以氢能作为动力源,而是液态氢作为发电的基础,将产生的电流输入到动力电池组进行「实时发电」;车辆的本质是电动汽车,只是增加了一组“燃料电池·增程器”而已,那么这种技术具备发展潜力吗?
增程汽车·普及率在动力电池制造成本过高的阶段,使用内燃机发电、利用电机驱动的「增程混动技术」成为最佳过渡模式。在乘用车领域虽然很少看到这种车,少有的宝马i系列、别克沃蓝达、理想ONE会用这种技术,但是因为技术尚不够成熟而被边缘化。
然而在商用车型领域的普及率其实是非常高的,比如在各个城市街头奔驰的公共汽车;只要不是纯电动那就会是增程系统,与氢燃料增程电车不同的是采用了【柴电系统】,有什么优势呢?
内燃机的能量转化效率(热效率)普遍很低,标准大致如下。
汽油机35%柴油机45%这是综合冷启动热机阶段的真实水平,在都不怎样的前提下柴油机似乎还不错,最起码有接近一半的热能是可以有效利用的。
重点:内燃机是不是转速越低耗油量越低呢?柴油发动机的特点就是利用大扭矩低转速实现节油,所以这种说法是对的。然而用内燃机驱动车辆行驶,其转速总会在1000/4000rpm区间波动,平均值比较高所以油耗难以控制;但是用柴油机发电则可以按照中低转速标准“定速运转”,状态就像汽车定速巡航驾驶一样,转速基数小油耗必然会更低,然而低转速的发电量能满足电耗吗?
答案显然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主流的永磁同步电机是能量转化率高大95%左右;能量损耗低则等于输出扭矩大,那么以很低的转速也就能输出大马力,或者说以低转速让车辆正常驾驶。电动机也是转速越低耗电量越低,所以用这种机器驱动的汽车会很节能。
柴电系统低转速运行的发电量虽然不高,但面对高效率的电动机也可以满足消耗了。这就是内燃机增程系统的优势,耗油量可以下探½~⅓;不过实现的基础还是内燃机具备相对足够高的效率,否则也就没有意义了。
燃料电池·低效率燃料电池的本质是组「化学发电器」,是利用氢与氧的化学反应产生电流。氧气可以从空气中无限获取,但是氢气真的是不可以的;制造氢气的传统方式是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以这种方式制氢毫无疑问是不环保的,而且毫无意义。
原因:石油天然气可以直接在内燃机中驱动汽车行驶,同时也都可以与内燃机组合放弃变速箱,直接作为增程器使用。有什么理由再进行多一次的能量转化,产生很大的损耗去制造氢,然后再用氢去发电呢?很显然这是愚蠢的做法,所以这种方式已经被淘汰了。
【电解水制氢】是唯一的方式,然而燃料电池堆的能量转化效率太低,或者说转化的损耗非常非常大。
电解1kg氢需要耗电60kwh左右1kg氢通过燃料电池只能转化约20kwh的电也就是说氢能的平均“热效率”仅仅在33%左右,实际情况还要低一些。那么与其使用燃料电池转化制氢增程,似乎还不如直接用柴电系统增程;至于汽油发动机也已经有热效率40%左右的选项,哪种都比燃料电池的效率高。
燃料电池·双成本制造燃料电池需要消耗一种非常贵重的金属:PT·铂。这种金属俗称为「白金」,似乎购买一枚不算大的铂戒指也需要几千元;然而制造一组小功率的燃料电池堆就要消耗几十克的PT,结果造成了电池堆的制造成本非常之高。
同时氢燃料汽车还有成本同样高的【锂电池·动力电池组】,以及电机电控系统和其他总成的成本。所以用这种系统的汽车即使综合品质(性能配置等)水平很低,但是价格却已经非常高,普通代步汽车也要40万左右起步,选择它是不是吃的有点太多了呢?
【用车成本】同样是这种车辆的硬伤,液态氢在用量极低,且几乎海外内100%的加氢站都在亏损的前提下;每公斤的价格也已经超过了60元,综合电动汽车的实际电耗而言,1kg/20kwh左右的水平都不见得能行驶100公里。
也就是说这种车每公里的开支还得要>0.6¥/1km,这与性能不错的燃油车已经相当了。可是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却能低至0.05¥/1km左右,面对十倍的差值似乎还是没有理由让燃料电池汽车普及;如果综合液态氢三十余倍高于「三硝基·甲苯」的能量密度,怕是也没有多少人敢用这种车,一旦在碰撞中泄露并达到引燃条件,这就等于一瞬间跨过奈何桥。
LFP·二度走热燃料电池存在的价值是给一些想要“走偏锋”的车企提供个研究项目,当然此类车企普遍是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失败者。所以氢燃料增程式汽车就是日系文化中的“非主流”,参考丰田本田的氢能汽车,其超级低迷的销量说明了设计层面的非主流还能被接受,但是技术的非主流就不行了。
(非主流是一种特立独行的诡异文化,但是诡异不代表真的傻的那么纯粹)
重点:增程式系统中API(氢燃料)效率不如柴电,所以大型车辆没有理由采用这一系统。而小微型汽车也基本没有使用增程器的必要性了,因为LFP磷酸铁锂电池再度成为热门,其中以比亚迪制造的「刀片型电池」最为突出。
这种电池采用了长条形片状封装,以叠片式的结构放置于电池组;这种设计可以大幅度提升体积能量密度,普通乘用车型的续航里程可以一步步的突破500/600/700甚至更高,而且真的不贵。
【LFP·磷酸铁锂】有什么贵重金属吗?似乎相比镍钴锰而言是真的没有,所以这种电池的制造成本很低。优秀选项可以低至500元以下,普通一些铁锂电池可以低至每度300元左右。
按照「100kwh-600/800公里」为标准,电芯的成本是不是也就是3/5万元呢?这只是一组燃料电池堆的成本而已。然而燃料电池汽车本就有动力电池组,直接把燃料电池的成本换成刀片电池的话,是不是续航里程能够达到800/1000km区间呢?
由此可见氢燃料汽车再也没有研究的价值以及技术提升空间,至于充电效率也是不用担心的。目前的行业标准为快充30分钟达到80%,如果选择NEDC续航六七百公里的汽车,连续驾驶四小时消耗的电量不用半小时就能补充好;而规定要求每连续驾驶四小时必须休息20分钟以上,还有什么焦虑呢?
关于氢燃料汽车就聊这些了,这种技术是100%会被淘汰的,没有任何悬念。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原创发布
欢迎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关于【什么板块是新能源】和【年底是否还有行情到来】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