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如何使用新能源,江西2023重点项目?
(一)基础设施项目(24项)
1.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江西九江)储备中心
2.江西高联储运有限公司丰城建材仓储及加工基地项目
3.庐山峰植重点区域森林防火应急道路
4.国家长征文化公园(于都段)外部连接线改建工程
5.G533樟树城区至牛石背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
6.共青城通用机场项目
7.景德镇浮梁通用机场项目
8.港口航道提升工程(4项)
(1)九江港星子港区沙山作业区综合码头一期工程
(2)九江港彭泽港区矶山作业区泽诚公用码头工程
(3)九江港城西港区九江市城区饮用水源保护搬迁还建安信物流公用码头工程
(4)吉安港中心城区港区吉州砂石码头工程
9.遂川县轿子顶分散式风电项目
10.华能南城县里塔镇农(林)光互补光伏项目
11.大唐新余250MW光伏发电项目
12.华能丰城生态综合利用光伏示范基地一期项目湖塘乡渔光互补项目
13.国能黄金埠发电有限公司江埠乡园背湖、万坊水库100MW渔光互补项目
14.国能黄金埠发电有限公司余干县江埠乡80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
15.大唐江西宜丰石市光伏项目
16.江西大唐国际新能源有限公司安福枫田、平都光伏发电项目
17.大唐江西高安八景光伏项目
18.中广核黎川永兴桥光伏电站项目
19.湖口液化天然气(LNG)储配项目二期工程
20.桃花南路(九洲高架-昌南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
21.赣州中心城区快速路工程-蓉江三路(和谐大道至筱坝大桥段)
22.赣州中心城区快速路工程-武陵大道(肖边大桥至黄金大桥段)
23.昌景黄铁路(鄱阳南站)配套附属设施(一期)建设项目
24.万安县北门河十八口塘蓄水设施提升改造工程
江西赣州有哪些新能源汽车主机厂?
近年来,赣州市紧紧围绕“两城两谷一带”战略布局,把新能源汽车千亿集群作为首位产业聚力打造,全力推进赣州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建设。截至目前,国机、凯马、昶洧等整车项目已落户赣州。
江西特斯拉新能源补贴怎么申请?
在新能源汽车单位及个人用户登录“科技服务信息平台”申请。申请流程:
网上填报:新能源汽车单位及个人用户登录“科技服务信息平台”,选择申报用户登录,跳转至安徽省政务服务网认证登录(购车补助选择法人用户登录,交强险补助、电费补助选择个人用户登录),进入系统完成企业信息维护后,选择:项目申报-事后奖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助(购车补助,首次交强险补助、电费补助)模块进行填报,在网上提交真实、完整的申报材料。
纸质材料报送:所提交纸质材料需为在“科技服务信息平台”填报后系统生成的文件下载打印。购车补助资金由相关企业向新能源汽车推进中心申请审核并提交审核所需材料,首次交强险补助、电费补助由个人向所在向县(市)区、开发区科技局申请审核并提交审核所需材料(一式两份)。个人请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委托他人办理的需提供书面授权委托书,委托人、受托人双方的身份证复印件、受托人联系方式)前往车辆所在地(以车辆行驶证住址为准)科技局申报财政补助资金。
江西省十大重点产业?
由江西省农业厅、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公室印发的《江西省“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产业扶贫重点任务中写进了十大产业,那么有哪些产业入围?至2018年,这些产业要求达到怎样的规模?扶贫带动目标是什么
1.蔬菜产业
产业布局:积极融入环南昌优势产区、乐平优势产区、上饶优势产区、九江优势产区、萍宜新优势产区、鹰抚优势产区、赣州优势产区、永丰优势产区等八个优势蔬菜产区,以及白莲产区、食用菌产区、山药产区、水生蔬菜产区、西甜瓜产区五个特色蔬菜产区。
产业规模:至2018年,改造蔬菜基地30万亩,新建蔬菜种植50万亩。
建设措施:加强标准菜田和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喷滴灌等灌溉设施和排灌沟渠等排水设施,保证道路、供电等通畅,加快完善工厂化育苗、产品检验、采后处理等基本设施,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
扶贫带动目标:蔬菜产业覆盖带动20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人数2万,实现年人均纯收入2438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12.56万人。
2.柑橘产业
产业布局:重点建设16个脐橙产区、13个蜜桔产区、12个甜柚产区和1个金桔产区。
产业规模:到2018年,发展脐橙、蜜桔、甜柚、金桔等柑橘类果树60万亩,其中新开发20万亩,改造40万亩。
建设措施:对部分集中连片基地,政府实现水、电、路“三通”,改造和完善灌溉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扶贫带动目标:柑橘产业覆盖带动20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人数2万,实现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12.53万人。
3.茶叶产业
产业布局:重点建设赣东北茶区、赣西北茶区、赣中南茶区三大茶区。
产业规模:到2018年,共发展茶园90万亩,其中改造低产茶园60万亩,新扩茶园30万亩。
建设措施:合理改造茶树间距,增强通风透气能力,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改良茶园土壤。同时对交通不便的山路进行整平疏宽,保证人力及生产物资正常进出。
扶贫带动目标:茶叶产业覆盖带动15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人数2万,实现年人均纯收入4320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9.93万人。
4.水稻制种
产业布局:重点发展区域包括赣中春制杂交水稻、赣中北夏制杂交水稻、赣南秋制杂交水稻、环鄱阳湖区优质常规稻等制种区域。
产业规模:到2018年,发展杂交水稻制种10万亩,其中改造7万亩,新增3万亩。
建设措施:按照标准化粮田建设标准实施田间工程,并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全面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种子生产能力,最终形成相对集中稳定的标准化、规模化、集体化、机械化的优势种子生产基地。
扶贫带动目标:水稻制种产业覆盖带动2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人数0.2万,实现年人均纯收入2275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1.25万人。
5.草食畜产业
产业布局:积极融入吉安、宜春两个肉牛优势产区和南昌、赣州两个优质奶源基地,以及赣西、赣西北肉羊基地发展。
产业规模:至2018年,新增草食畜养殖120万个羊单位。
建设措施:开展草山草坡的天然改良和优质稳产人工饲草地建植,建设和完善养殖基础设施和草产品加工设施设备。构建“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循环体系,积极推行过腹还田、畜-沼-果(蔬)的种养模式,实现畜禽粪便资源再利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
扶贫带动目标:草食畜产业覆盖带动20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人数2万,实现年人均纯收入2925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12.52万人。
6.家禽产业
产业布局:肉鸡、蛋鸡主要分布于赣中南地区。水禽产业主要分布于赣江沿线、环鄱阳湖区。
产业规模:至2018年,新增家禽养殖3000万羽。
建设措施:扩建和改造家禽饲养场,实行养殖设备自动化,规范消毒防疫设施和增加禽蛋贮存设施。加强地方家禽品种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做好地方家禽品种种质资源的保护,提升创新能力,促进品种更新换代。
扶贫带动目标:家禽产业覆盖带动15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人数1.5万,实现年人均纯收入2400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9.4万人。
7.水产产业
产业布局:重点建设环鄱阳湖区和赣中湖库聚集区大宗淡水鱼产业等“环鄱阳湖”渔业生产基地。
产业规模:至2018年,改造水产养殖水面50万亩,新建贫困户水产养殖10万亩。
建设措施:大力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和暂养场基地建设,加强水生动物防疫和渔业质量安全体系建立,重点推进规模良繁体系建设。
扶贫带动目标:水产产业覆盖带动10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人数1万,实现年人均纯收入3080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6.27万人。
8.休闲农业
产业布局:重点建设赣北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区、赣东北景观农业度假区、赣西绿色生态农业养生区、赣中乡村耕读文化探秘区、赣南客家民俗风情体验区五大功能片区。
产业规模:至2018年,新建休闲农业点1500个,提升休闲农业点1500个。
建设措施:续完善配套设施,改善休闲农业发展的硬件设施;打造好特色农业节庆,着力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深度开发休闲农业特色商品,大力发展智慧休闲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
扶贫带动目标:休闲农业产业覆盖带动10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人数1万,实现年人均纯收入2700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6.26万人。
9.油茶产业
产业布局:油茶产业发展建设布局划定为重点发展区和一般发展区,突出打造吉泰盆地、环鄱阳湖地区、赣南原中央苏区为发展重点地域的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地域。
产业规模:到2018年,新造精准扶贫油茶面积20万亩,改造精准扶贫低产油茶面积30万亩。
建设措施:退耕还林地开发种植油茶林,扩大种植面积,实现高产高效,逐步实现优良品种替换老品种,并全面推广丰产技术措施,大力提高油茶产量,实现高产高效。
扶贫带动目标:油茶产业覆盖带动18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人数1.8万,实现年人均纯收入1867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11.28万人。
10.竹产业
产业布局:根据全省竹类资源分布状况和现有竹产业基础,结合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在全省建设赣东北、赣东、赣西、赣西南、赣南五个竹产业重点发展区。
产业规模:到2018年,改造毛竹低产林面积80万亩,新建笋用林或笋竹两用林基地3万亩。
建设措施:以毛竹低产林改造为主,结合笋用林或笋竹两用林基地建设和竹林经营道路建设,加快推进竹林资源培育步伐,提高贫困地区竹林经营者收入。
扶贫带动目标:竹产业覆盖带动20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2万人,实现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12万人。
关于【江西如何使用新能源】和【江西2023重点项目】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