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放弃新能源了吗,为什么美国可以对北溪2号进行制裁?
尽管德国政府不断呼吁美国国会,不要通过针对北溪-2号天然气输送管线项目的制裁,但是美国国会始终置若罔闻,于12月11日通过了2020财年美国国防授权法案,该法案中就包括要求美国政府对“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相关方,实施经济制裁的条款。
所以美国对北溪-2号天然气管线项目进行制裁,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由于美国掌握着全球最主要的经济交易体系,因此只要这些交易都在通过美国的金融资本网络在运行,那么美国就有能力对任何一个国家、团体、企业、个人进行经济制裁,而这就是美国作为全球霸主的真实实力所在。
对于俄罗斯和德国签署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美国政府从一开始就表示了反对,因为这条天然气管道项目一旦实施之后,将会严重的损害美国的经济利益和国家战略利益,将会对美国今后的欧洲战略产生严重的破坏。
其主要影响表现为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经济利益方面,北溪-2号管线一但建成,将会降低欧洲对美国的天然气需求,这将会导致来自美国的天然气,失去大量的市场。二是从战略层面来讲,北溪-2号项目的建成,将会让欧洲摆脱美国对欧洲的能源控制,这将不利于美国掌控欧洲的战略。
对于这样涉及到国家战略的能源项目,美国人完全有理由和能力,对北溪-2号项目的相关企业和个人进行制裁,其原因主要有:
首先,今天的德国经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很严重,如果德国不肯按照美国的要求做事,那么美国就可以在其他行业领域,对德国经济展开相关的经济制裁。众所周知,受到西方国家多年推动的经济一体化影响,今天的德国经济在很多领域都对美国市场存有极高的依赖,这就让美国抓到了德国人的经济脉搏,并可以通过制裁这些重要经济领域的方式,来强迫德国在北溪-2号项目上对自己妥协。
比如,在过去的数十年里,美国一直都是德国汽车、钢铁等行业主要的出口市场,其每年的出口额都达到了上千亿美元以上。
所以如果美国希望德国在北溪-2号做出让步,就完全可以通过对德国的汽车、钢铁等出口产品加征关税的方式,降低德国相关产品在美国的市场竞争力,其结果就是德国相关行业将会遭受严重损失。
此时的德国政府在衡量利益得失之后,如果认为能够承受这个损失,自然就会继续推动北溪-2号项目的进度,但如果认为不能承受这个损失的话,那么德国政府最终也只能在北溪-2号和美国达成妥协。
其次,美国和德国都是北约成员国之一,而掌控了北约组织指挥权的美国,在军事上对德国具有较强的领导权,这就会让美国在战略上对德国构成极大的威胁。二战结束之后,美国利用欧洲各国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恐惧,以苏联对欧洲的现实威胁为依托,在1949年成立了以欧洲国家和美国为主要成员的北约组织。
在这个组织中,美国依仗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始终把持着北约组织实际上的领导权和指挥权,而德国作为二战中的战败国,在北约组织中的分量,很显然是比不上美国的。
除此以外,为了防止德国在战后重新崛起,美国不仅联合其他二战战胜国,分解了德国的军事国防力量,而且还在德国境内部署了超过3.5万名美军部队,其数量超过了美国驻扎在欧洲军事力量的一半以上。
因此,在美德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时候,美国将很有可能以各种理由,利用其部署在德国境内的军事力量,实现对德国国家政权的颠覆,而面对这样的可能,德国人既不想赌,也不敢赌,所以在问题激化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必须要对美国妥协。
因此,如果在北溪-2号项目上,美、德两国矛盾不断激化之后,一旦美国发出战争威胁,那么德国将很难应对这些威胁,为了国家政权的存亡,德国人最终也只能选择以“花钱消灾”的方式,渡过这场难关。
美国商人总统特朗普各种退群?
很多人都以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上任后推行的各种退群的行动,是其缺乏政治头脑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一种错误的国家政策,但事实上人们的这种想法,实际上是存在着较大的误区的。
国家推行政策的“左”还是“右”,其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其问题主要在于能不能达到政策本身的预期。对于一个国家来讲,不管他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还是采取对外保守的政策,这些政策的本身实际上并没有问题,其主要问题是国家在推行这些政策的时候,是否会让本国经济从中受益,如果能受益,那就是好政策,如果不能,那就是坏政策。
这种做法其实是和中医里面采用不同的药方,去治疗同一种疾病的意思差不多,关键的问题在于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如果仅仅是教条的抱着一种药方不放,那最后的结果肯定是要治死人的。
所以即使特朗普没脑子,但是他也没办法胡作非为,毕竟美国还有智库这个东西,只要智库的功能可以正常发挥,那么美国的经济状况就很难崩解。
当然了美国现在的面临的问题,是要在几个都不怎么好的治国方案里,选出一个可能是最好的方案拿来用,结果能不能真的拯救美国,关键还是要看美国人和其他国家在其中博弈的结果来决定。
特朗普为什么要在上任之后开启了退群模式,这其实是美国在经历数十年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之后,对于全球化经济模式进行了反思的结果。因为美国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不断地推动经济全球化运动,其标志就是在1995年领导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这一运动虽然在强化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头羊作用,但是由于美国推动经济全球化,也同样帮助了其他国家实现了快速的崛起。
而这些国家在本国经济崛起之后,也必然会对美国的经济形成巨大的竞争局面,这种竞争除了体现在资本领域崛起之后的较量以外,还体现在商品、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对抗。
因此,从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之后,美国所面临的国际挑战开始变得越来越严重,尽管美国经济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得到了快速的增长,但是由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增长速度更快,所以美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实际上已经呈现出落后的姿态。
等到2008年美国因为次贷危机,导致整个美国经济陷入危机之后,美国国内经济的竞争力也同样呈现出快速衰退的局面,而美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得不采取更加保守的方式,通过构建新的自由贸易区来替代WTO组织的方式,来有针对性的限制其他国家经济体对美国的冲击。
比如美国在奥巴马政府时代,就不断推进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自贸协定协作机制,实际上就是这种保守经济思想的产物。
事实上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之后,他领导美国推行的各种退群政策,仍然延续了奥巴马时代的保守经济思想,只不过特朗普的行动比奥巴马更极端,跨的步子也更大而已,当然了,后来美国因为开启贸易战,导致美国举目皆敌,只不过是因为特朗普高估了美国的实力,迈大了步子扯疼了蛋而已,其政策路线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因此特朗普在2016年以后推行的美国经济政策,究竟是对美国有害,还是对美国有利,这在政策推行伊始的时候,是看不出来问题的,只有在经过实际检验之后,人们才能发现这个政策,相较于以前的政策来说,是否更加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
在经过接近四年的时间检验之后,我们必须要承认,特朗普推动美国经济保守策略,对于恢复美国本土经济,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但是它的危害也十分的明显,那就是由于美国开启贸易保护主义,导致了其他与美国保持紧密经济联系的国家都因此受害,这就在无形中引发了美国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对立。
如果没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那么美国将很有可能会在后续的时间里,被其他国家经济体孤立,而美国也必然会因为其他国家经济体的孤立,陷入到不可逆的衰退国家衰落之中。
这种情况其实已经有了苗头,无论是欧日签订签订“欧日自贸协议”,还是东方大国和俄罗斯的十多个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议(RECP),实际上就是对美国的这种贸易保护政策的一种反击。
拜登一上任就撤销了多项之前的政策?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民主国家”的独特风景吧!
上任第一天,废了“特朗普”美国东部时间1月20日上午11时30分许(北京时间1月21日凌晨0时30分许),拜登正式宣誓就职美国第46任总统,就在上任后几小时内,他立即就推翻了前任总统特朗普诸多“政治遗产”。
拜登一口气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敲定了17项行政指令,多项都是特朗普的“得意之作”——
你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我回去!
你退出世卫组织(WHO),我回去!
你反对实施口罩强制令,我让禁令立马生效!
你美墨修建边境墙,我非让停!
你不让去某些穆斯林国家的旅行,我让去!
你能兑现竞选承诺,我也能!这些都是拜登在竞选时就曾承诺过的。
拜登还计划彻底废除特朗普的移民政策!
对于拜登的这些行为,美媒评价不一。有美媒均指出,拜登上任首日的这一系列举动,旨在“拆除特朗普的政治遗产”。而有媒体则认为,拜登的行为更倾向于共同合作和多边对话,并开启美国同世界的全新关系。还有媒体称,这些举措是在“扭转特朗普给美国造成的严重伤害”,因为这些在拜登眼中,都是特朗普在动荡的四年执政中所犯下的“恶劣暴行”。
但是,无论动机如何,已经离开总统宝座,回到海湖庄园的特朗普心里肯定很不爽,或者已经糟透了!
你能做初一,就别怪人家做十五:特朗普也这样干过叫停了前奥巴马政府推动的不允许精神疾病患者购买武器的法律规定。
美国似乎有着新任总统否决卸任总统政策的规律。
特朗普刚刚入驻白宫时,也这样对待过奥巴马! 2017年1月20日,刚宣誓就任美国总统不久,特朗普就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叫停涵盖了约2000万美国人的“奥巴马医保”计划。
白宫网站好宣布推翻奥巴马气候问题核心政策“气候行动计划”。这一计划的核心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发电厂的碳排放,并加强可再生能源发展。
还宣布推出了奥巴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打造的“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特朗普还签署法令,重启了奥巴马任内叫停的所有项目。
此后,在不到1年时间里,奥巴马8年任期内所取得的政绩,都被特朗普一一推翻和否决。
奥巴马撤销的“墨西哥城政策”,即禁止联邦政府提供资金给支持堕胎的海外非政府组织,特朗普恢复了!
重启否决的重启Keystone XL输油管道项目。
废除2010年《多德·弗兰克法案》有关石油、天然气和矿业公司的部分条款
叫停了奥巴马推动的不允许精神疾病患者购买武器的法律规定。
伊核协议退了!
巴黎气候协定退了!
特朗普给拜登留了一封什么信从罗纳德·里根开始,美国总统交接当天就有一大仪式,即前任总统会给继任者在总统办公用的坚毅桌上留下一份信件。特朗普那么不喜欢拜登,甚至连他的就职典礼都不参加,依然给他写了一封信,可见这一封信的重要性。
特朗普在心里写了些什么,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拜登说特朗普写了一封非常大方的信。因为这份信是私人的,所以我在和他谈论这件事之前,不会(公开)讨论这封信。但这封信写得挺大方的。
前副总统彭斯,也给现任副总统卡马拉·哈里斯留下一封信。
里根写给老布什的信
1989年1月,里根为继任者老布什留下的这封信写道:“亲爱的乔治,你会在某个时间用到这份特别的信。好,用吧。乔治,我珍惜我们共同的回忆,祝你一切都好。我将为你祈祷,上帝保佑你和芭芭拉。我会想念我们星期四的午餐。”
信件下方还有一张漫画:许多火鸡爬到一只大象的身上,“不要让火鸡打倒你。”老布什后来说,这幅画的意思是让他坚守信念,不要被击倒。
这些信件之中,最著名的一份便是老布什1993年写给克林顿的信,但是老布什竞选失败后,心情有点像现在的特朗普,也耍了些小脾气。所以,老布什的这封信中有点和解的意思,他写道,克林顿是“我们的总统”,并在“我们”一词下方加上下划线,以示强调。“你的成功,就是我们国家的成功。我全力支持你。”
克林顿给小布什的信件,以及小布什给奥巴马的信件,都表达了祝福。但奥巴马给特朗普的信件冗长,却更具意见性。
印度最终放弃RCEP是担心国内市场受到冲击还是怕得罪美国?
印度放弃RECP可能存在害怕得罪美国的原因,但是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印度之所以要对加入RCEP有所顾虑,原因除了担心国内市场遭受冲击,更重要的是由于印度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让印度政府觉得无法在RECP同盟中占据主动优势的缘故。
在这个问题上,印度人对于自己家里的“小账”算的比较多,出于这些原因,印度最终还是作出拒绝加入RECP的决定,其主要的担心有以下两点:
首先,印度对于加入RECP之后,对无法获得理想的话语权十分担心。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印度这个国家一直都是以亚洲国家领导者的身份自居,再加上这个国家曾经接受数百年殖民的历史,导致了印度不怎么喜欢以平等的身份去参加区域合作。
要知道我们今天看到的RECP,实际上是一个由东方大国主导的自由经济贸易组织,组织中的东盟十国已经与之保持了二十多年的合作关系,再加上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加入,导致印度在其中几乎没有什么发言权。
在这种形势下,印度出于本国利益的角度来考虑,其加入RECP的时机并不是很成熟,也很难从中获得什么比较有利的位置,既然如此,印度与其勉强加入其中,还不如再等一等,看看能不能再从其他国家那里再捞一些好处。
印度本土产业优势与东南亚国家大部分重合,导致印度加入RECP之后,难以体现自身的产业优势。在目前参与谈判的16个国家中,印度与中、日、韩、澳、新六国相比,其国内的产业发展水平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端的,主要是以低附加值的加工业,以及农业相关的产品为主。
但是印度的这种产业发展模式,在RECP中却很难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因为这些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与东盟十国的产业布局,呈现出较大的重合。这就导致了印度在加入RECP之后,在低端产业被迫与东盟国家展开残酷的竞争,而本国的高端产业由于缺乏竞争力,使得印度本土高端市场任由外国商品占领的局面。
此外,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印度目前的地理位置出于一个相对边缘的地带,导致印度的出口的产品在运输成本上也要远大于其他国家,这也从无形中导致印度产品在竞争力方面,要整体弱于其他国家。
一方面印度本国产品难以打开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印度的高端制造业又要面临被外国企业冲击的局面,导致其国内对加入RECP之后会不会影响本国产业布局的担忧增大,而这种呼声也直接表现为莫迪在最终做出了暂缓加入的决定。
从某种角度来说,印度人今天所考虑的问题,我们在30多年前也曾经考虑过,但是最终我们还是极具魄力的打开了本国的市场,让本土经济充分迎接来自外国企业和资本的挑战,并最终在完成学习和自我进化之后,让本土企业不断壮大并走出国门。
俗话说“有失才有得”,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今天,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只有让本国经济得到充分的市场竞争,才能够让本国经济更具有发展力,这是我们在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之后,得出的一个真理。
而印度政府一方面想要获得他国的市场,一方面又不想本国市场被外国商品占领,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印度将会因为闭关自守,而彻底失去与世界经济共同进步的机会,或许他们已经习惯于对欧美等发达国家谄媚之后,已经看得起亚洲的穷弟兄们也未可知。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的市场去接受发达国家的高价货吧。
关于【欧美放弃新能源了吗】和【为什么美国可以对北溪2号进行制裁】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