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众新能源工资如何,美国最年轻的一个州?
美国是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50个州和关岛等海外领土组成的联邦共和制国家。然而美国的50个州并不是自建国伊始就有的:1607年至1733年大英帝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建立了特拉华、宾夕法尼亚、新泽西、佐治亚、康涅狄格、马萨诸塞湾、马里兰、南卡罗来纳、新罕布什尔、弗吉尼亚、纽约、北卡罗来纳和罗德岛十三个殖民地。1775年4月19日北美殖民地民兵和大英帝国的军队在位于今天美国马萨诸塞州的莱克星顿小镇爆发冲突,由此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1776年7月4日十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二次大陆会议,乔治·华盛顿出任大陆军总司令,13个殖民地的代表在由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上签字,以此开启了美利坚合众国作为独立国家的历史。这时美国的领土就是特拉华、宾夕法尼亚、新泽西、佐治亚、康涅狄格、马萨诸塞湾、马里兰、南卡罗来纳、新罕布什尔、弗吉尼亚、纽约、北卡罗来纳和罗德岛十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谓之建国十三州。
1783年9月3日英国和美国缔结《巴黎条约》,以此正式承认美国独立的既成事实。早在美国独立之前十三殖民地就曾试图开拓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土地,却被英国殖民当局阻扰,这也成为了美国独立的诱因之一。《巴黎条约》缔结后英国索性把阿巴拉契亚山脉和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土地也送给了新生的美国。与此同时和建国十三州同时期存在的佛蒙特州在独立战争中保持中立,战后以第十四州的名义加入美国。1787年加入美国的各州商讨确立了美国宪法,明确了各州和联邦政府的权利义务关系,美利坚合众国由一个相对松散的邦联体系向一个联邦制国家转型。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美国对阿巴拉契亚山脉和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土地采取的移民拓殖的开发模式,这里并没像建国十三州和佛蒙特州一样设立成州,而更多是类似于欧洲列强的殖民地那样的存在。随着美国西进运动的推行当地人口日渐增加,如今在这片土地上出现了亚拉巴州、密西西州、田纳西州、肯塔基州、西弗吉利亚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伊利诺伊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以及明尼苏达州的一部分。
1801年罗伯特·李维顿受时任美国总统的托马斯·杰斐逊派遣同占据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法国殖民当局商讨购买密西西河以西的路易斯安娜土地,一开始法国方面没接受美国提出的购地方案,然而随后不久法国就在欧洲战争中遭遇挫折,于是在1803年美国乘法兰西皇帝拿破仑忙于应付欧洲战争之际从法国手中以1500万美元价格购买了83万平方英里(2144476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相当于每英亩土地支付了三美分。这次土地购买行为使美国领土扩大了一倍,在这片相当于今天美国国土总面积22.3%的土地上如今已形成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俄克拉荷马州、密苏里州、堪萨斯州、爱荷华州、蒙大拿州、科罗拉多州一部分、怀俄明州一部分、明尼苏达州一部分、北达科他州一部分。低价购买路易斯安那的成功勾起了美国政府扩张领土的欲望,毗邻路易斯安那的佛罗里达随即被美国确认为下一个目标。这时占据佛罗里达的西班牙殖民者早已不是大航海时代那个称雄世界的霸主了,反而成为了被新兴的英、法等国一再痛打蹂躏的“欧洲病夫”,到了1808年连西班牙本土都被法国皇帝拿破仑占领。美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向佛罗里达大规模移民,1809年当地效忠于美国的居民已占总人口的90%。1814年美国人大规模进军佛罗里达并对西班牙人采取武力威胁,1819年2月22日西班牙被迫同美国签订条约:美国以500万美从西班牙手中购买了15万多平方公里的佛罗里达。
1848年2月美国同墨西哥签订了《瓜达卢佩-伊达尔戈和约》:墨西哥将北部236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给美国,割地之后的墨西哥剩下的国土面积只有197.3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美墨战争使墨西哥丧失了55%的国土。美国则在这些新获得的领土上成立了得克萨斯、亚利桑那、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等州。1853年南卡罗莱纳州议员詹姆斯·加兹登又向当时的墨西哥总统桑塔安纳提出以50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索诺拉、奇华华、新莱昂、科阿韦拉、塔毛利帕斯五个州以及下加利福尼亚半岛,重新以马德雷山脉作为美墨边界。这一提议被桑塔安纳决绝,但在美国政府的强大压力下桑塔安纳最终还是同意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2.3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今天的美墨边界正式定型。在同墨西哥交战的同时美国的探险队到达了位于今天美国西北部的俄勒冈地区,西进运动随即从路易斯安娜等地向俄勒冈扩散,在这一过程中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从中西部迁移到西北部太平洋沿岸,他们当年所走过的道路就被成为俄勒冈小道。1848年地区成立,1859年俄勒冈正式成为美国第33个州。
1867年4月美国以720万美元从沙俄手中购买了阿拉斯加,但并未在此建州,当时的阿拉斯加和今天的波多黎各、关岛等地一样属于美国的海外领地,直到1959年阿拉斯加才正式成为美国第49个州。1795年太平洋夏威夷群岛上一个名叫卡美哈梅哈的部落酋长统一了欧胡岛、茂夷岛、莫洛凯岛、拉奈岛及夏威夷等岛屿上原本各自独立的部族,建立了统一的夏威夷王国。英国和法国分别于1843年和1849年入侵夏威夷。1893年美国基督教传教士率领所有教会成员推翻了夏威夷王国。1894年夏威夷共和国临时政府成立,夏威夷第一个女王也是末代女王被逼退位,由杜亨任夏威夷共和国临时政府的首任总统。1898年美国正式宣布将夏威夷合并,但这时美国并未将夏威夷设立成为同本土一样的州,而是像英、法一样在岛上建立殖民统治。事实上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隶属于夏威夷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时夏威夷都还不是美国的正式领土,而依然是一块海外殖民地。1959年8月21日夏威夷才正式成为美国第五十个州,至此结束了夏威夷作为殖民地存在的历史,成为和美国本土各州平等的行政区,至此夏威夷州成为了美国迄今为止最年轻的一个州。
夏威夷州由太平洋中部的132个岛屿组成,首府位于瓦胡岛上的火奴鲁鲁(檀香山)。岛上最早的居民是波利尼西亚人,1778年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发现夏威夷群岛后欧美白人开始逐渐涌入夏威夷群岛。在外来移民的冲击下当地原住民迅速从原始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致于在詹姆斯·库克到达夏威夷仅仅17年后卡美哈梅哈就统一了夏威夷群岛上原本各自独立的部族,建立了统一的夏威夷王国,这标志着夏威夷由原始社会的部落形态向较为成熟的文明国家过渡。夏威夷建国45年后的1840年10月8日根据英国的《权利宣言》颁布了《夏威夷宪法》,就这样这个仅仅几十年前还处于原始部落状态的岛国竟先于亚洲的中、日等古老国家颁布了自己的宪法,完成了由原始部落向一个现代国际法意义上的君主立宪国家的华丽转型。夏威夷国家建设的发展并没打断外来移民的继续涌入,到19世纪50年代岛上的西方人数量甚至已使他们渐渐反客为主。与此同时夏威夷在快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颁布了允许外国移民规划夏威夷国籍的法令,越来越多的欧美白人涌入夏威夷并成为夏威夷公民。1862年岛上75%的土地已处于外国移民的控制之下,这一时期在夏威夷最活跃的当属美国人——他们逐渐跻身夏威夷的议会和内阁,开始参与国家的运行与决策。
夏威夷的统治者面对岛上白人移民越来越多且已渗透到政府和议会的现状渐渐开始担忧起来:夏威夷原住民的数量实在有限,根本不足以与势力日益膨胀的白人移民抗衡。1874年上台的卡拉卡瓦国王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他向位于太平洋西岸的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发出了移民邀请,这么做的目的一则是为了满足夏威夷在快速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劳动力不足现象,二则是为了稀释欧美移民在夏威夷的人口比例,从而在岛上造成夏威夷原住民、欧美移民、亚裔移民三足鼎立的态势,使其互相牵制。这时的日本正在进行明治维新,由于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在工业化改革过程中日本地狭人稠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日本很早就确立了对外移民的基本国策。事实上当时日本对外移民的首选之地是中国东北,这也是日本对我国东北的野心来源之一,然而这时距离甲午战争爆发还有20年左右的时间,日本不可能像九一八事变后那样组织开拓团移民中国东北。这时日本想要移民中国东北只有先征得清政府的同意,然而清政府将东北视为祖宗龙兴之地予以圈禁,连关内汉人尚不被允许进入东北,所以日本移民中国东北的企图在这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当日本方面收到夏威夷的邀请后立即意识到:这不失为一个退而求其次的解决方案。1866年945名首批日本移民抵达夏威夷,不久第二批989名日本移民也来到了夏威夷。此后至1894年经过日本政府有组织的安排之后夏威夷岛上已有29312名日本移民。相比之下清政府对移民夏威夷之事就基本没什么兴趣了,尽管这时清政府已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下被打开国门,但闭关锁国的思想并未得到根除。当清政府收到夏威夷方面的邀请之后尽管没再以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予以回绝,然而仅仅只是批准认可了向夏威夷移民的计划,但并没像日本政府那样去积极推动,基本上采取的是不支持也不禁止的态度。不过既然清政府已不再禁止国人移民海外,那么自然还是有一部分华人在这一过程中涌入夏威夷,这其中最富传奇色彩的可能要算夏威夷茂宜岛收复孙眉,他来自广东香山县翠亨村,如今他的故乡已改名为中山市,而这座城市的名字正来自于他的弟弟孙中山。
19世纪80年代前后夏威夷岛上已形成了原住民、欧美移民、亚裔移民三足鼎立的态势,然而这仅仅是就人口数量而言,欧美移民已在夏威夷取得的政治经济优势则是亚裔移民所不具备的。事实上此时的夏威夷三方势力中仍以欧美移民最为强势,然而随着亚裔移民的人口规模日益膨胀还是使早已对夏威夷有所企图的美国心存警惕:从19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就将亚太地区作为自己的扩张重点,无论是针对日本的黑船事件,还是针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都体现的是美国在这一时期的太平洋战略视角。夏威夷的地理位置正好处于太平洋中部的十字路口,对美国而言:一旦得到夏威夷则进可以向东亚扩张,退可以守护西海岸的门户重地。美国有美国的算盘,然而夏威夷王国对美国的野心同样看得很清楚,之所以大力引入亚裔移民就暗含牵制美国的作用。与此同时夏威夷的欧美移民也并非铁板一块——他们主要来自英国和美国,于是夏威夷王国出于遏制美国势力的原因而有意识扶植国内的亲英派势力,相比之下亲美派则受到有意识的打压。卡拉卡瓦国王不仅尽力平衡国内各种族的势力,还试图在外交上合纵连横:1881年卡拉卡瓦在天津拜访了李鸿章并向后者表达了希望进京面见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想法,然而被后者婉拒。在天津吃了闭门羹的卡拉卡瓦随即又前往日本访问,根据日本方面公布的卡拉卡瓦访日细节可以得知:卡拉卡瓦此次东亚出访之旅其实是试图拉拢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从而构建一个将大多数亚太国家纳入其中的针对美国的同盟体系。1891年1月21日卡拉卡瓦出访美国旧金山时突发疾病死亡。7天后他的妹妹利留卡拉尼成为夏威夷首位女王,同时也是最后一位,因为1893年美国基督教传教士率领所有教会成员颠覆了夏威夷王国。
美国在实际占领夏威夷之后并未将夏威夷设置成一个州,这时的夏威夷无异于是美国的一块海外殖民地。与此同时日本并未放弃对夏威夷的企图——在此之前羽翼未丰的日本还只是立足于缓解国内人口压力而向夏威夷移民,然而随着日本国力的提升一开始对夏威夷有了更多的想法。1893年1月17日夏威夷女王刚被美国扶植的夏威夷临时政府废黜不久一艘飘扬着太阳旗的军舰驶入夏威夷——这艘军舰是排水量2250吨的二等铁甲舰”金刚号“。2月23日由日本本土派出的排水量3709吨的巡洋舰”浪速号“抵达夏威夷,而当时停泊在夏威夷的美国军舰只有排水量3189吨的巡洋舰”波士顿号“和两艘炮艇,此时日本海军在夏威夷的军力已超过美国海军。”浪速号“舰长东乡平八郎公然在岛上巡视日本侨民社区,尽管日本军舰按国际礼仪向美国军舰行了礼,但却公然表示不承认美国扶植的夏威夷临时政府。1894年7月4日在美国的授意下夏威夷临时政府升级为夏威夷共和国,当然其实权操之于亲美派人物手中。与此同时日本方面也没闲着:他们在夏威夷完成了驻防军舰的轮换。然而几个月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驻夏威夷的日本军舰这才被调离。然而这只是暂时的战略收缩,随着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胜利就使日本觉得自己具备了向太平洋扩张的更多资本。
这时夏威夷已有相当数量的日本移民,这使日本政府不禁动起利用日本移民实现自己兵不血刃就占据夏威夷的念头。然而夏威夷共和国的实权操纵在亲美派人物手中,日本侨民在当地并无势力可言。1897年2月27日运送移民的日本商船”神舟丸“被夏威夷共和国政府以移民携带的现金数量超标、健康不符合标准等理由拒之门外,这并未停止日本向夏威夷移民的举动——在此之后日本又陆续向夏威夷派遣了”佐仓丸“、“畿内丸”等移民船,但也同样被拒之门外。美国控制下的夏威夷事实上已拒绝再继续接纳日本移民了,然而岛上的日裔移民的自然繁衍却没终止,这时的日裔移民还是多少秉承着东方人传统思维中的多子多福思想,因此他们的繁衍速度远远快于欧美移民,以致于日裔移民一度曾占据整个夏威夷人口的50%左右。二战时期对夏威夷念念不忘的日本以偷袭夏威夷珍珠港的方式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怀疑夏威夷的日裔居民有通敌嫌疑,于是把他们抓进了集中营,后来日裔居民为证明自己的清白而组建了四四二团。这支部队曾先后获得了21勋章、18000枚军章、8次总统部队嘉奖,这也证明夏威夷当地的日裔居民已完全美国化,无论从国藉还是他们内心的认同感来说:他们和日本之间的关系其实已经淡薄得差不多了。时至今日夏威夷的第一大种族仍是日裔——他们占夏威夷人口的37%,相比之下来自欧洲和美国本土的白人移民占23%、夏威夷原住民占17%、菲律宾裔占12%,华人占7%、波多黎各人和韩裔各占1%,其余还有越南裔、老挝裔和泰国裔。
合众房产中介怎么样?
合众中介还行。
长春市比较大的有规模的中介公司有贝壳🐚,合众房产,新发房产,家港房产,明喆房产,铭家房产,家天下房产等等。其中贝壳,合众,新发,家港属于大的地产中介公司比较值得信赖。因为大的中介公司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而且房源信息非常多。基本能满足每位客户需求。
康有为真的像网上说的那样是个伪君子吗?
在中国近代史上,康有为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无论“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张勋复辟”和“君宪论战”等一系列事件中,都有过他的身影。作为著名的汉学家和史学家,费正清教授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这样评价:
康有为把进化和进步的思想、全世界都在风起云涌的思想,同中国的古典传统结合起来……,领头打开了一个现代的突破口。
不过,后世对于康有为的评价并不是一边倒的称赞,仍然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和分歧。比如,他思想迂腐,他有事先逃,他篡改圣旨,他聚敛钱财,他冥顽不灵,他私德不检……。
问题来了,康有为究竟是引领时代的弄潮儿?还是欺世盗名的伪君子?文史不假带您详细解答这个疑问,一起走进历史,一起走近康有为。
康有为出生于1858年3月(清咸丰八年),原名康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作为清末著名的文学家、演说家、活动家、理论家和教育家,他在广东一带声名卓著,甚至还被称为是“南海圣人”。
康有为的家境比较殷实,虽不是大富之家,却也是标准的地主人家,祖父康赞修和父亲康达初都是封建的读书人。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从小就开始接受系统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誓言要通过科举考试去光宗耀祖。
凭借聪慧的天资和过人的勤奋,康有为的学业从小就非常出色。对此,他在《自编年谱》中也大言不惭地夸赞过自己:
六岁时,将“鱼化龙”妙对“柳成絮”,族中长辈皆夸此子非池中物;八岁时,经史子集倒背如流,各中含义也尽皆掌握;十二岁时,学业已经小有所成,面对州中诸生“霸世之气”初现;十七岁时,知万国之故和览东西之学,治世能臣终长成。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到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的时候,这位“全才”却接连碰壁,先后三次才考中了秀才,先后七次才考中了举人。真可谓,牛皮吹得有多大,啪啪打脸有多疼!
由于面子上实在无光,康有为在1890年冬兴办万木草堂开始招生授课,颇有怀才不遇和归隐育人的意味。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他就在当地打响了名头,成为了民办教育的先行者。
凭借卓越的口才,凭借成功的广告,康有为拉拢了一大批的学生追随自己,其中不乏和他一样的大言不惭者。比如,陈千秋自号“超回”,扬言要超越颜回;梁启超自号“轶赐”,扬言要胜过子贡;麦孟华自号“驾孟”,扬言要凌驾于孟子之上。
以上提到的颜回、子贡和孟子,都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和传人。既然自己的学生一个个都强于孔子的学生,那自己岂不是要强于孔子?康有为就是这么想的,因此才敢纵容别人称呼自己“康圣人”,以针对“孔圣人”的称呼。
这些自吹自擂之言,就连我这样一个并不谦虚的人都感到面红耳赤。过了!太过了!这要是放到现在,真能以诈骗罪起诉他了,而且还是团伙诈骗。
1895年初,37岁的康有为前往北京参加乙未科会试,成绩公布前留京候榜。在此期间,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陆续传回,又一次的割地赔款,又一次的丧权辱国,所有举子们都变得群情激愤。
作为学生代表,康有为洋洋洒洒写成了一篇《上今上皇帝书》,立即得到了举子们的签名响应,史称“公车上书”。
虽然,这次自发运动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该赔钱该割地一点儿也没少,联名奏折甚至没有送达光绪皇帝的御案前。但是,康有为个人却是达到了扬名立万的目的,“南海圣人”的名头也传遍了北京。
利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和“品牌效应”,康有为接连发表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大同书》等,逐渐成为了开明士人的偶像。当然,有利就有弊,由于许多离经叛道的言论,他也成为了传统士人的公敌。
到了1898年1月底,康有为向光绪帝递交了一份《应诏统筹全局折》,正式请求朝廷进行维新变法。在奏折中,他举土耳其和缅甸等国因为守旧而败落的事实,举日本和俄国因为变法而崛起的事实,大胆提出了“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的观点。
如果单单提出变法强国的主张,或许还不会遭遇太大的阻力。毕竟,任何一名上层统治者都希望满清帝国中兴,都希望满清帝国延绵万代。不过,由于康有为在奏折中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可行性方案,比如建议朝廷设置“制度局”以统筹所有变法事宜。
“制度局”的设立,表面看来是为了统筹维新变法事宜,实则却动摇了现行的权力体系。试问,未来“军机处”是否要存在?未来“六部”是否要存在?如果不存在了,那如何安置这些手握实权的军机大臣和各部尚书?
除此之外,康有为的许多理论都非常“乐观”,也非常“超前”,这对于毫无思想准备的顽固派来说是绝对行不通的。甚至于,就连洋务派和开明派的代表人物恭亲王奕訢也表示了明确的反对。
1898年5月,已经退居二线多年的恭亲王病入膏肓,慈禧太后携光绪帝一起抵达恭亲王府探视。就在病榻前,老亲王拽着光绪的手不放,用尽全力才留下了自己的政治遗嘱:
闻广东举人康有为等主张变法,请皇上慎思,不可轻信小人。
对于恭亲王的劝说,光绪皇帝显然没有完全听进去,继续支持维新派的各种主张。在面对慈禧太后的犹豫不决和不置可否时,他还委托“大蛀虫”庆亲王奕劻从中斡旋,显得非常幼稚。
1898年6月8日,慈禧在召见奕劻、刚毅和荣禄商议变法事宜时,虽然遭到了三人的联合劝阻,但还是流露出了“试试看”的态度。为了趁热打铁,光绪帝立即命令翁同龢起草了《明定国是诏》,亲自呈送太后批准。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公开颁布了诏书,维新变法正式开始。期间,维新派们唆使朝廷急切发布了上百道的诏令,有时一天连发多道圣旨,终于遭到了顽固派势力的联合反扑。
6月16日,变法刚刚开始五天的时间,慈禧太后就发布了三道懿旨:
凡二品以上官员的任命都需由她定夺;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罢免翁同龢的一切职务。
眼见变法遭遇了阻力,光绪皇帝竟然沉不住气,当天便要召见康有为议事。一个区区六品官员,突然被皇帝点名传召觐见,这在历朝历代都是不常见的。
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面圣时,康有为毫不收敛,不仅没有审时度势劝说光绪稳住阵脚,反而继续怂恿他加快步伐。而且,还贸然提出了“以现在之权行可变之事”,鼓励光绪向慈禧太后进行夺权,甚至不惜出兵包围颐和园。
为了获得军队支持,维新派们暗中联络袁世凯,希望由他率领小站的新军突入京城稳定局势。经过权衡,生性奸诈的袁世凯还是向荣禄和慈禧太后告了密,存续仅仅103天的戊戌变法就这样草草落幕了。
眼见势头不对,康有为立即选择化妆出逃,毫无骨气可言。之后,光绪帝被软禁于瀛台,而谭嗣同、林旭、杨深秀、康广仁、杨锐和刘光第却喋血刑场,捍卫了维新派的尊严。
在日本流亡期间,康有为竟然没羞没臊地将自己包装成了忠君爱国的进步人士,还组织了“保皇会”与孙中山的革命党进行论战。不过,丢下自己的君主和同仁而独自逃命,这实在是难以自圆其说,就连最铁杆的学生梁启超也颇有微词。
在与革命党的论战中,梁启超也深受对方思想的影响,逐渐由保皇转向了革命。而且,他与孙中山和陈少白等革命党人往来密切,甚至萌生过合作组党的计划,“拟推孙为会长,而梁副之”。
眼看“保皇大业”要完蛋,康有为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矫旨”。他根据自己学生杨锐的亲生经历编造了一个谎言,声称当年“出逃”是奉了光绪帝的衣带诏,实属无奈之举。
凭借着衣带诏的剧情,凭借着高超的演技,康有为在国外大肆蒙骗爱国华人。不久,他以接受“爱国募捐”的方式骗取了大量的钱财,自然要开始进行挥霍享乐。
康有为以“宣传维新思想”为名辗转各国,足迹遍布了日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印度、英国、法国、德国、新加坡、埃及、巴西和挪威等30多个国家。最可气的是,他竟然还成为了第一个登上北极旅游的中国人,所用全部为“爱国募捐”的款项。
到了1908年11月14日和11月15日,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离世,满清帝国的权力系统迅速更新。光绪的侄子溥仪登基成为宣统皇帝,慈禧的侄女隆裕太后临朝听政,而光绪的弟弟载沣也成为了手握大权的摄政王。
直到此时,杨庆昶终于敢吐露历史真相,将当年的密诏事件和盘托出。原来,光绪皇帝当年的确下达过密诏,但不是给的康有为,而是给的自己父亲杨锐。
随着衣带诏的真相大白,多年来欺君罔上的康有为更加令人气愤,再也无法继续骗钱了。在辛亥革命后,在宣统退位后,他终于结束了自己的流亡生涯回到国内,仍然继续鼓吹所谓的“君主立宪”。
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建立了北洋系的统治,也攫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为了打造自己的民主共和形象,他开始积极拉拢康有为和梁启超。
面对袁世凯的皇帝梦,梁启超逐渐有了非常清醒的认识,还在1915年8月20日发表了《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公开抨击复辟帝制的行径。随后,他毅然南下广西,追随蔡锷等人发动了护国战争。
在此期间,康有为也积极投身于倒袁斗争中。不过,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民主共和,而是为了复辟满清帝制。道不同不相为谋,梁启超发表了一份公开信与之决裂:
吾既惊其颜之厚,而转不测其居心之何等也?
1917年,辫帅张勋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兵进京并且拥立清废帝溥仪重新登基。听闻消息,康有为竟然化妆成农夫从青岛迅速抵京,希望能成为清廷的内阁大学士。不过,瑾太妃却以本朝从未有过没胡子的宰相而拒绝,只好就任了弼德院副院长。
1917年7月1日,梁启超代表段祺瑞发表了《反对复辟电》,进行了这样的痛斥:
此次首造谋逆之人,非贪黩无厌之武夫,即大言不惭之书生!
其中,“贪黩无厌之武夫”骂的是张勋,而“大言不惭之书生”骂的就是康有为!
张勋复辟失败后,康有为转而前往上海定居,利用之前聚敛的钱财继续过着“有滋有味”的生活。吃饱喝足后,他还痛骂自己的学生梁启超,写诗这样讽刺:
鸱枭食母獍食父,刑天舞戚虎守关。
逢蒙弯弓专射羿,坐看日落泪潸潸。
在代表作《大同书》中,康有为信誓旦旦地宣扬“男女平等”的思想,宣扬“民主进步”的思想。不过,他也就是随便说说而已,从来都没有真正当回事,自己不仅吃喝嫖赌,而且还接连纳妾五次。
除了原配妻子张云珠以外,康有为还在39岁时纳17岁的梁随觉为二姨太,在50岁时纳17岁的何旃理为三姨太,在56岁时纳17岁的市冈鹤子(日本人)为四姨太,在58岁时纳18岁的廖定征为五姨太,在62岁时纳18岁的张光为六姨太。以上内容并无虚构,由此可见他就是一个“满嘴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之人。
康有为的夫人张云珠不能生育,二姨太梁随觉所生的康同篯便成为了他的长子。谁知,自己的长子竟然与自己的四姨太通奸,着实戴了一顶大大的绿帽子。
康同篯是康有为的长子,年龄却与康有为的四姨太市冈鹤子相仿,二人经常在一起交流和走动。在鹤子20岁生日当天,康少爷带着自己的小妈外出游玩,偷偷摸摸地发生了关系。
从此以后,康同篯和市冈鹤子一直保持着这种不正当关系,而且一直都瞒住了众人。直到1925年,随着鹤子意外怀孕,再也纸包不住火了,她不想连累康少爷,也不想打掉无辜的孩子,毅然登上了返回日本的渡轮,从此结束了与康家父子的关系。
北伐战争开始后,康有为为了表现出与革命派势不两立的架势,于1927年春携家抵达了山东青岛定居。不过,他在参加当地文化名流组织的宴请时却食物中毒,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回顾康有为的人生,他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也起到过消极的作用,基本上算是功过相抵吧。我们不能苛求古人,故而不能简单使用“十恶不赦”、“道貌岸然”和“沽名钓誉”等词语来形容他,但他也绝对担不起“圣人”、“伟大”等评价。@文史不假
目前造车新势力的生死时刻?
潮水退后,方知谁在裸泳。
2014年以来,随着汽车新四化的浪潮,造车新企业也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从最开始的乐视汽车,到后来的蔚来、前途、小鹏、奇点、威马、理想、爱驰、拜腾、博骏、云度、合众、长江、华人运通等等。最多的时候,全国有大大小小600多家造车新势力企业。
前几年,借着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的东风,这些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各路资本也多线操作,融资、投资玩的不亦乐乎。
销声匿迹的第三阵营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审核加严,补贴退坡,一些PPT造车、立志于骗骗补贴的一票新势力,开始发现日子已经没法好好过下去了。
比如游侠汽车和奇点汽车,曾经名噪一时,结果在2019年就传出公司发不出工资,接着去蹲点的记着就发现公司所在位置,早已人去楼空,销声匿迹了。
有心人在天眼查上面,发现这些车企的股东变更的变更,资本转让的转让,有的只能委身于其他企业了。
还有阵仗玩的比较大的乐视汽车,业内君曾经一度认为贾跃亭的乐视生态链是比较高端的理念,一度以为乐视汽车能成功。
结果没想到,如今欠了一屁股债的贾总只能旅居海外,下周回国也成为了闲暇之余的笑谈,前段时间听说FF获得了新的投资,FF91也已正式投产,不过贾总早已被清算出局,估计是回国无望了。
艰难度日的第二阵营相比较已经活不下去了的第三阵营新势力车企,第二阵营车企的现状相对来说能更好一点点。
拜腾、博骏、爱驰亿维,这些已经直接拿到造车资质或者间接拿到造车资质的一众造车新势力,由于已经有了自己的初代产品,相对于第三阵营的新势力来说,融资的成功率更高。
但随着国家补贴退坡,疫情的影响,这些车企也是度日如年,一方面车子还没完全量产,无法获得收益,另一方面,融资越来越难,没有钱,想要继续玩下去几乎不可能。
可以说,卡在量产节点,受疫情影响的造车新势力,已经踩在了悬崖边上。
“欠薪、淘汰、亏损、裁员、推迟交付已经成了成了第二阵营造车新势力的专有名词”。
被“鲶鱼”和传统车企挤压的第一阵营最后是已经有了造车资质,也已经有量产车上市销售的第一阵营造车新势力。
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威马汽车以及在2019年末搭上了末班车的理想汽车。
这四个新势力车企,或多或少都有了自己的量产车型,上车早的蔚来有2款,而上车最晚的理想汽车仅只有一款。
要说第一阵营造车新势力,日子也不见得就好过,业内君有一些同事在这些车企里面,从去年开始就基本已经关闭招聘窗口,各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一方面是受到疫情、新能源补贴、行情等多方面影响,再加上成本控制没有优势,销售收益和研发、售后服务投入不成正比,导致入不敷出,有投资机构算过,造车新势力要想成功,至少需要200亿,如今看来,200亿远远不够烧的。
另一方面,自打特斯拉在上海独资建厂,就像一条鲶鱼冲进了鱼群,国产品牌突然意识到,以前一直挂在嘴边,要超越和挑战的对手,如今初次见面,己方就被吊打,受到特斯拉的刺激,传统的车企也开始发力,像奔驰、大众、日系等车企,都卯足了劲抢地盘,还有深耕多年电池技术的比亚迪汽车,抢地盘那叫一个生猛。
内外交迫的第一阵营,如今也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只能削尖脑袋求发展,保证自己活下去。
狭路相逢勇者胜,笑着活下去汽车行业的寒冬已至,前一个充满红利的十年已经过去,如今良币驱逐劣币的条件已经形成,狭路相逢勇者胜,勇敢者占有市场,怯懦者只能淘汰。
而处在当前阶段的造车新势力们,要想笑着活下去,只能不断打好基本功,踏踏实实造好车,造高质量、高技术,消费者喜欢的汽车。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强者生存,弱者退场。
最后,也希望国人能给那些用心造好车的车企们多一些支持和理解,毕竟国货当自强!
关于【合众新能源工资如何】和【美国最年轻的一个州】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